2013年4月12日,都江堰文廟暨國學基地為配合5月13日開園典禮以及日后開辦“六藝”體驗課程,特舉辦中華傳統射道文化推廣系列活動?;顒犹匮本煼洞髮W-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李軍陽先生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驚心奪目的“射禮”表演,一堂引人入勝的“射道”講座。
本次活動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都江堰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文物局、都江堰國學院、都江堰國學會、興市公司等單位協辦。
據了解,射道作為古時官學課程“六藝”之一,為中國儒士所必修。在古時,射箭是舉國進行的運動,貫穿到朝野上下以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不亞于希臘的奧林匹克。分四大射禮:大射禮——君臣的射箭活動;賓射禮——外交活動;燕射禮——宴會中的射箭活動;鄉射禮——老百姓一年一度的體育文化和道德盛會,可見其體系非常完善。古人有言:“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后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亦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禮記?射義》)為培養和鑄造中國儒士的君子人格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由此形成人類文明史上獨有之中國射禮文化。
但是,作為已經傳承二三千年乃至更久的中國射藝文化,在當代中國社會生活中卻早已失傳,而且乏人問津。真正的中國傳統射藝愛好者,只能在日本、韓國等近鄰國家領略遺風余韻。而目前人們看到的射箭比賽活動,則屬西洋體系,其工藝、技法以及哲學精神,均與中國傳統射藝涇渭分明,大異其趣。因此,在當代中國復興傳統射藝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歷史意義。有鑒于此,李軍陽先生多年致力于中華射藝研究,矢志復興中國射道文化。歷代記載射藝及其相關文化的典籍甚多,而且流傳有序。據李老師搜集統計,目前傳世的就達120多種,為后人研習和傳承射藝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傳統射道文化復興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礎上,李老師秉承古代射禮文化精神要義,經多年研究與教學實踐,開發出一種適合現代人修身養性以及健全人格教育的課程——中華射道,因而被譽為“中華射道復興第一人”。
據悉,都江堰文廟將依托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等學界力量恢復傳統六藝文化,設置專門的六藝展廳和體驗區,開辟射圃,并開設教程和體驗。其中射藝將作為常態教程長期開展下去。(記者 李渝)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