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
一個農民,怎么會組建過歌舞團?
【回應】
只是做過短期的演員
“王旭小時候吹壞的口琴有十幾把。”王琦說,王旭是家里唯一的兒子,母親很寵愛他。14歲的時候,他擁有了人生第一把吉他。
有媒體報道王旭曾組建過歌舞團。聽完記者的轉述,王旭大笑起來:“沒有的事。事實是有個歌舞團來縣里招演員,那時我兒子還不到100天。朋友知道我愛唱歌,就硬拉著我去了。應該是1989年時候的事吧。”
王旭說:“當時種地也不賺錢,在家待著還得花錢。出去一方面能干點自己喜歡的事,還能往家里寄點錢。歌舞團一年只用去3個月,起初工資是每天5元,后來漲到了10元、15元。但畢竟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顧,老婆有點意見,干了3年,就回來種地了。”
第三次來北京后,王旭開始做“通道歌手”。這不僅滿足了他的音樂夢,每月一兩千元的收入也緩解了生活的壓力。但是,他仍在醫藥公司倉庫工作,每月大約收入1000元,“做藥品裝卸工人。工作量比較大,早晨6點就得起床。所以只能是晚上或者周末的時候去通道唱歌”。
談起小時候的劉剛,劉顯忠在角落里翻出了一大包積滿灰塵的磁帶,上百盤上世紀90年代的音樂專輯,足足攤滿了整個工具臺。
記者留意到,在一個磁帶盒上,有用小刀刻上的“劉剛”兩個字。“他很珍惜這些磁帶,怕人家借去不還給他。”劉顯忠說。
劉剛在部隊學會了彈吉他。復員后,他有空就照著吉他教材自彈自唱,還曾請人指導過。他去牡丹江的時候,除了兜里僅有的100元錢,還帶著那把木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