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天津)實驗室技術主任邢云英:
通過我們這次檢測,有的褲子上面明示是棉偏高,合成纖維偏低,但是實際檢測棉偏低,這對于消費者就屬于誤導。
檢測人員告訴記者,這次檢測主要依據兩個國家標準,一個是《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這個標準主要是提供識別產品、了解產品性能、正確使用和維護產品的技術規范,使消費者免受誤導信息的損害;另一個是《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這個技術規范屬于國家強制性標準,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實施。它對紡織品包括服裝材料中的PH值、色牢度等涉及人體安全方面的指標作了明確規定,是服裝質量的一道安全防線。
強制標準里邊的色牢度PH等項目是強檢項目,就是服裝進口或國產,品牌的或小牌子的,都必須遵守的最起碼的項目,如果說這些項目不達標的話是不允許生產銷售的。
這次服裝抽檢,不僅發現有的生產商在布料上弄虛作假,更嚴重的是一些品牌服裝的安全指標達不到國家強制性標準。
國家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天津)檢測人員 高洪:
我現在正測的這個數就是,您看一下讀數是3.28,因為這個褲子是B類產品,它的標準應該是4.0到7. 5,所以它是屬于不合格的產品,偏酸性。
國家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天津)實驗室技術主任 邢云英:
看了一下這三個單子,它們都是不合格的,其中這個品牌有一個是“金鱷”的,有一個“威明”,還有一個“G2000”這三個品牌的PH值是不合格的。
PH值是考核面料酸堿度的一項指標。因為人體的皮膚呈弱酸性,如果紡織品的PH值與人體的皮膚相差太大,會對皮膚產生刺激,破壞人體的平衡機理,使細菌容易進入到人體內,造成傷害。
這次服裝抽檢的結果顯示, “威明”、“G2000”兩個品牌樣品的PH值不合格。此外,“布萊恩”牌的一款休閑褲樣品甲醛含量95mg/kg,超出強制性標準中B類產品甲醛含量≤75mg/kg的規定;而“金鱷”牌的一款休閑褲PH值和甲醛含量均超過國家標準要求,甲醛含量達到107mg/kg。
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紡織服裝分為A、B、C類,A類為嬰幼兒產品;B類為直接接觸皮膚類產品;C類為非直接接觸皮膚類產品。B類產品甲醛含量≤75mg/kg , C類產品甲醛含量≤300mg/kg,甲醛含量過高的服裝產品,在穿著過程中會逐漸釋放出游離甲醛,通過人體的皮膚和呼吸,對人體產生危害。長期接觸甲醛氣體,可引起頭疼、皮炎、濕疹等癥狀。
在《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除了PH值和甲醛之外,色牢度也被列為一項重要的安全指標。通俗地講,色牢度就是紡織品染色的堅牢程度。主要是指染在紡織品或服裝上的顏色在受到汗漬污染和洗滌、摩擦時,是否會褪色或者掉色。色牢度差的服裝在穿著或洗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褪色、掉色現象。據檢測人員介紹,對服裝色牢度的檢測項目,包括耐摩擦、耐汗漬等指標。
檢測人員正在用一塊白布對樣品布料進行耐摩擦測試。摩擦了10次以后,記者看到,布料的顏色就褪到了白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