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教授李大光看來,都“毫無疑問地說明中國公眾的科學素養并不高”。這位最早將“公眾理解科學”和“公民科學素質”兩個概念引入中國的教授,曾經多次主持中國公眾科學素質調查,結果并不樂觀。
在福島核電廠事件中,李大光相信,一些簡單的物理知識就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恐慌。但根據2006年發布的《美國科學與工程學指標》,在物理知識方面,我國得分“比所有國家都低”。《科學和工程學指標》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兩年出版一次的報告,用以評估全球科學和工程學界的規模、質量和活力,其中還包括對各國科學素養的評估。
“電子是否比原子小”是一道最基本的物理題,也是令李大光記憶最深的一道。中國的受訪者中,只有22%的人回答正確,遠遠低于美國、歐盟32國、日本、印度和馬來西亞。而另外一道題,“所有的輻射是否都是人為造成”,中國的正確率為40%,歐盟為59%,美國為70%。這個教授不由得苦笑著說:“低了這么多,也挺嚇人的。”
人們并不是有意造謠。他們只是憑著自己粗淺的知識進行猜測,結果就發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謠言
按照李大光的說法,“非正規教育中缺乏科學教育”的苦果在這次核輻射恐慌中完全暴露了。
農貿市場里,被打入冷宮的不只是菠菜。萵筍葉、莙荙等葉菜也跟著遭殃,這些被檢測出極微量放射性元素的蔬菜,統統成了危險品。觀眾們開始擔心動畫片里以菠菜為主食的大力水手,不過也有人心生羨慕,“別忘了,大力水手囤積的可都是核輻射以前生產的罐頭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