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排行榜由來已久,是一種全球性現象。中國大學排名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最初只有考生、家長是排行榜的擁躉。由于排名并不能帶來什么實質性影響,有些高校對排行榜并不感冒。但隨后10來年,已出爐100多個大學排行榜,很多高校轉而加入其中,孜孜不倦地謀求一份盡可能權威而又有利于自己的榜單。為什么會有各類大學排行榜?排行榜靠譜系數有多少?
新聞背景:
高考臨近,各類“年度大學排行榜”又頻繁地冒出來。因連年制作年度大學排行榜而被置于風口浪尖的武書連又公布了他的2011大學排行榜榜單《中國大學評價》。在這份榜單中,浙江大學以207.91分排在全國高校綜合實力榜首,把北大清華都甩到后頭去了。
網言網語:
純屬無稽之談.大學的排行,不是某一個隨便什么機構發布了就能算數的,這個發布排行的機構,權威到什么程度?清華北大兩所學校去年進入了世界名校一百強,100強里面,能找到浙大的影子嗎?一所大學在全球教育界的地位,才能說明實力.
看武書連的排名比看武俠小說還要離奇,其實只要看看每年的高考錄取線大致就可以知道大學的位置,難道全國的家長都是傻子?就你武書連聰明?我看未必!!!
浙江大學實力超過北大清華有什么不正常的?不但超過了,以后上海交大也會超過北大清華。
媒體論道:
排行榜風起云涌,到底應該信誰
任何一個大學排行榜都或多或少存在主觀因素,很難完全客觀地反映出大學的全貌。我們常常會發現,一些大學的排名經常忽上忽下。比如,某一所大學去年排第五,今年排第十,并不說明它的教學質量下降。大學之間實際上很難以有效方式進行比較和排名,排名依據、調查方法和問卷設計都需要不斷地改進。
評價指標不同,難免因利益出現排名不公。在臺灣大學排行榜上,成功大學一般排在老大或老二,但是,成功大學校長說,一直以來,學校堅決反對所謂的大學排名,因為嚴重失真。他表示:“不同的大學屬性不同,這種排名對理工科大學有利,因為很多理工科的評價指標可以量化,但是,對綜合性大學或文科大學就相當不利。”
看排行沒什么意義,只是擴招后的產物。中國名企排行、名星收入排行,現如今又是中國的大學排行。大學排行榜在中國的出現,是在上世紀末中國高校擴招之后。最近幾年一下弄出這么多的排行榜,讓人感覺倒有點兒像街頭開的拉面館,反正不用投入太多的資金,只要你有做拉面“技術”,誰都可以過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