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家長和孩子都扭曲
在孩子上學問題上,這一代孩子的父母無法歇口氣。
“現在孩子上學,不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也得跟著學,以便隨時進行輔導,不然你的孩子可能會落后,還可能不被老師喜歡”。
劉女士自從孩子上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再也沒有休息過周末,“都在陪孩子上奧數,補習班,業余班。”
除了花費,占坑的孩子毫無疑問要不斷的上各種培訓課,應對各種考試。這就給家長的輔導能力提出了挑戰。“如果家長輔導不了,還不如上一個普通學校比較好,否則”會很受傷“,一位家長如是說。
陪上課還不能完全了卻父母的責任,朝陽區一位公辦學校的老師介紹說,學生入學要測試,但是,要進入學校學習不是單純的試卷考試結果就能決定的。學校對外公布的結果是“看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怎么確定各有標準。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一些學校招生考試還要孩子父母參與,父母的表現分占據總分一部分比例。
買房,繳費,找人求人;陪讀,自學,參加考試。網友戲稱,孩子上學,父母煉獄。新一代的父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教育壓力……
近幾年,一個令人憂慮的現象是,孩子的“起跑線”已經前置到幼兒園。私立幼兒園收費不菲,而要擠進公立幼兒園并不比孩子上小學難度小。
今年的中秋節,程菲并不快樂,直到現在還在心疼送禮的三萬元錢。她托人把女兒送到東城區一家區重點幼兒園,贊助費花了三萬元,“說是贊助費,可是連個收條都沒打”。程女士抱怨道,本來中秋前買了五千元的購物卡,去給她辦成此事的一位朋友家表示感謝,誰知這位朋友講到自己沒有那么大能耐,而是一手托一手,又通過兩位中間人辦成此事的,需要三萬元人情費。“沒辦法,一切為了孩子。我們這一代父母想在孩子上學這件事上省錢,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近幾年,在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高收費、擇校的現象愈演愈烈: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高調嚴禁,與此同時半公開的規則暢行無阻。在幼兒園有園上和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費全免的現實下,卻在上演著裹挾眾多家庭的優質教育資源搶奪戰和重點園、重點校瘋狂的圈錢運動。
“教育是學校、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缺了哪個都不行”,一位家長如是說。這句話本來是很科學的,但是,在扭曲的擇校環境下,學校、家長和孩子三個因素都發生了扭曲,孩子則是最大的受害者。孩子小學或中學畢業時,又是另一輪大戰的開始,如此循環往復……
“擇校費讓百姓們感到無奈、辛酸和無助,再不解決勢必影響民生。有關部門該有所作為了。”一位家長如此呼吁道。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