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跡斑斑的石碑,堆滿雜物的角落,領事館滿面塵煙。記者李智勇攝

污跡斑斑的石碑,堆滿雜物的角落,領事館滿面塵煙。記者 李智勇攝資料圖片
閱讀提示
在云南騰沖,有這樣一座西式建筑:80年歷史,歷經二戰戰火洗禮,見證了中英外交風云,并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就是當地的英國領事館。
然而,正是這樣一處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歷史遺址,在過去的歲月里逐漸被荒棄,最后居然變身“廁所”,成為附近居民的拉撒之處。
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如此巨大的反差?基層文物面臨怎樣的困境?我們又該如何保護這些留存在大地上的歷史坐標?
騰沖的英國領事館遺址藏身鬧市。
9月27日,記者從亂亂哄哄的街上擠過去,在糧油市場大院里找到了它。外觀倒還宏偉,三四層樓高,立著“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就在這石碑的側上方,便晾曬著好幾件衣物,隨風搖擺。旁邊一堆黑乎乎的木料與雜物,還有一張禁止亂倒垃圾的通知。記者小心讓過屋角的爛泥,探頭進去,一股腥臊味直沖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