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利用遭遇“成長的煩惱”
既然加工工藝不復雜、大量的建筑垃圾可以“變廢為寶”,為何全國僅僅只有5%的建筑垃圾被循環利用、全國僅有寥寥10余家此類企業?陳勇告訴記者,此類企業目前發展存在困境,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原料?!拔覀兪翘幚砩鐣l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垃圾,但是我們卻沒有原料,還要自己花錢買垃圾,自己花錢運到工廠,真的很無奈?!彼f。
記者了解到,現在我國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建筑垃圾源頭監管乏力和行政管理部門職能相互交叉的問題,沒有從源頭上做到“誰產生垃圾誰處理”。建筑單位只負責將建筑垃圾從工地上清理干凈,為利益最大化,運輸公司便就近將建筑垃圾隨意傾倒或填埋,尚未形成建筑垃圾收集、運輸、循環加工、產品質量監督、產品推廣的機制。
青島磊鑫集團有限公司是青島從事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的四家企業之一,辦公室工作人員劉康告訴記者,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的處理成本高也是企業發展的困境之一。“企業得自己將垃圾運輸回來,加工處理建筑垃圾需分揀,這都要耗費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同時,建筑垃圾處理過程中會產生灰塵,這又要企業花錢來處理污染?!彼f。
因此,利用建筑垃圾生產的再生產品與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相比,價格上不占優勢,目前兩者價格基本持平或前者略低。但記者了解到,雖價格略低,綠色再生建材并不受市場歡迎,因為人們按照慣性思維認為建筑垃圾制成的產品質量不好,建筑商自然就不愿意用。
劉康告訴記者:“由于我們企業本身也是建筑企業,而綠色再生建材銷量很低,這些建材很大程度上我們便不得不自己使用。我們自己用就是慢點,但是也沒辦法,就一點一點用,要不然我們也不能只做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