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市場低一半還多的價格也吸引了鄭州市區內的其他市民前來購買,更有餐館的老板現場和韓紅剛簽下了20萬元的訂購意向?!叭ツ昙t薯價格低,3毛一斤批發給販子,今年沒有了中間販子,5毛一斤,我還能多少掙點,我和市民都得利?!表n紅剛說。
6日,帶著十幾個雇工正在地里挖紅薯的韓紅剛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說,“現在供不應求,鄭州的幾個社區都在同時賣,還不斷有市民和飯店打電話要求送貨上門的?!蹦壳?,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韓紅剛的80畝紅薯已經只剩下不足10畝,并且都已經有了潛在貨主。
“今年可能剛能保住本,如果加上之前的損失,那我今年肯定能掙錢?!苯洑v了過山車式喜憂轉變的韓紅剛感慨地說,“現在市場化了,以后種地得搞好銷售才行!”
“地頭——攤頭”突圍之路緣何困難重重
但對于今后如何搞好銷售,韓紅剛還是“一頭霧水”,并坦言“現在做個農民不容易”。
從滑縣老家來地里幫忙的老人聶孟安在看過了韓紅剛的遭遇后,也覺得“種地比以前復雜了”:“以前每家種五六畝地,種小麥、玉米,掙得不多可也不擔心賠錢。氣力都是自己的,頂多白花點力氣,種點蘋果樹,蘋果貴了,還能多收入點。按理說,現在種地都是機械,比以前方便多了,可種不好就要賠錢哩!”
韓紅剛告訴記者,“為了種地掙錢,全村人也沒少琢磨辦法?!睋榻B,2001年,為了解決“種糧不掙錢”,韓紅剛所在的滑縣小韓村許多村民都把自己的地承包出去,只會“種地”的村民又想辦法奔赴全國各地承包更多的地掙錢。“到天津、山東、新疆的村民都有,光鄭州黃河灘里,我們村租地的人就有100多戶,今年拉回滑縣的農產品至少有300車?!?/p>
“農民不僅要選在哪兒種地,還要選品種。”韓紅剛說,10年里自己租的地上試過的作物“已經不少了”。今年,除了蘿卜、紅薯、西瓜,韓紅剛還在地頭種著葡萄、樹苗、香菜、白菜和紅蘿卜,“種一樣還得學一樣的技術”。
“種小麥、玉米不掙錢,種經濟作物就像‘撞大運’‘賭博’,撞上了就能掙錢!”不過,韓紅剛苦笑著說,“撞都是靠直覺,倒是撞不上的時候多一些?!?/p>
為了擺脫“撞大運”的命運,韓紅剛也嘗試了許多穩定銷售的辦法,可都失敗了?!罢疑虉?,人家有經銷商,要求比較高,咱的東西進不去,進去了還不給現錢,要壓你的貨款;找飯店談,和穿西裝老板的思路不同、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兩腳泥都不好意思進人家門,畢竟咱是弱勢。”韓紅剛說著,把手舉得老高,比劃了個半蹲仰望的姿勢。“自己到城里賣,沒場地,還害怕路上被交警、城管抓,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元的罰款啊,前幾天被交警抓住,現在身份證還扣在那里呢。”
經歷過風波的“蘿卜哥”也提出了一些解決的建議:一是政府最好能幫助種地的大戶建立供需的信息,“關鍵是找一個種的和用的結合點”;二是多開放一些銷售的場所,“到社區賣能方便市民,到批發市場賣能方便餐飲企業,夏天允許農民進城賣瓜,冬天咋不許進城賣蘿卜呢”;三是農民也得多學習市場銷售的方法,學會種地標準化?!拔议_了微博,和淘寶網的版主也說好了,明年網上賣,另外學習一下標準化的種植,這也是20萬元的訂單里約好的。”韓紅剛說。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