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城”也需要藥店郵局幼兒園
——新城新鎮的生活便利度肯定比不上老城區,但基本的生活配套應盡快完善
城市生活方便嗎?京滬穗三地的許多市民表示,老城區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建設出現新的便利問題,但真正不便的還是新城區。
由于本就在上海嘉定汽車城的某跨國汽車公司工作,唐旻夫婦2005年買房選擇了嘉定安亭新鎮。生活看起來很理想:沒有上下班擁堵之累,還能享受郊區的寧靜。
入住之后,小夫妻發現,風景看起來很“美”,但待解決的事兒一樁樁很具體:商業配套進展緩慢,偌大一個鎮,只有兩家便利店。幾年后,住戶增加,這里才開出一家聯華小超市,零星也兼賣點菜蔬,一家水果店同時賣點冷凍肉類。有新餐飲店開出,業主常常在社區論壇奔走相告,有的卻開不久就關門了,堅持下來的也屈指可數。
這里沒有商場、沒有菜場,如果想吃份新鮮的油爆蝦,唐旻得開上自家小車,奔到一公里以外的安亭老鎮大菜場。
開出的店面中,除了拉面、快餐、面包店,就是窗簾布藝,或者房屋中介。新鎮迄今沒有藥店,也沒有醫院。基本的設施都沒有,更不用說修鞋、縫補、理發等服務了。
安亭新鎮、松江新城、羅店新鎮等上海“一城九鎮”的郊區新城,多是“睡城”,生活便利度低。在上海城市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讓這些郊區新城通過產城融合,改善服務配套,重獲新生。唐旻夫婦堅守其中,甘苦自知。“有的同事住了一陣子,還是搬到市中心去了,他們還是覺得‘城里’才有城市生活的便利”。
北京一些地處近郊的新建小區也有類似問題。“郊區肯定不如市區方便,不過這幾年有些進步。”居住在東五環豆各莊的屈先生說。他介紹,所在小區及其附近的確比較“荒”,好在藥店、郵政所、衛生所、幼兒園、派出所等基本的機構建立起來了。“聽物業講,是政府有要求,超過一定數量住戶的小區必須有這些設施。這樣的政策很周到很務實。” 屈先生本身從事規劃行業,也考察過多個位置較偏的新建小區,他感到城市在規模快速擴張的時期,如果僅僅依托市場手段,新建小區的生活便利問題一時之間不可能有改善。
“其實老百姓買房時對生活便利問題有心理準備,但基本的需要還是應當有保證。”他認為,政府有必要通過制定政策,對新建小區在建設時就提出基本的要求,比如必須引進可以提供綜合性服務的便利店,必須有一些基本的服務設施等,甚至可以考慮提供一些補貼。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