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聯姻”有利于從源頭上提高飛行人才培養質量
2011年9月13日,空軍與清華大學“戰略聯姻”,開始聯合培養新一代飛行學員。
這天,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教室里,走進了一批充滿朝氣的“空軍藍”——由空軍統一招收的32名學子在空軍航空大學完成地面強化訓練和初教機檢驗飛行訓練后,奔赴清華組成首個飛行學員班。總政干部部領導表示,與清華大學聯合培養飛行學員,標志著空軍培養造就高素質飛行人才進入新時期。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速推進,黨中央、中央軍委站在時代的高度,著眼于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提出了軍民融合式發展的重要思想。“空軍與清華大學聯合培養飛行學員,是軍民融合、寓軍于民培養飛行人才的一個創舉。”全國人大代表、空軍工程大學原校長李學忠說。
清華大學素有“科學報國”、“服務國防”的光榮傳統,近些年來,該校通過定向培養人才、參與重大國防科研項目攻關、建立國防研究機構等措施,形成了完備的國防工作體系。“在空軍與清華大學‘戰略聯姻’的關鍵時期、關鍵環節,軍委總部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總政干部部到空軍專題調研,現場研究解決問題和困難。”空軍政治部干部部部長傅愛國介紹說。
“軍民融合培養高素質飛行人才,體現了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對空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眾對空中力量發展的新期待。”傅愛國認為,借助清華的優勢,人民空軍將駛入戰斗力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國家的空天安全將更加牢靠;借助空軍的影響力和空軍航空博物館等國防教育資源,清華大學的教育資源將會進一步優化,其“科學報國”、“服務國防”的光榮傳統也將進一步發揚光大。
“空軍與清華實現‘戰略聯姻’,有利于從源頭上提高飛行人才培養質量。”致力于研究空軍歷史和空軍戰略的空軍指揮學院訓練部副部長王明亮表示,當前,中國空軍正處在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航空向空天一體、防空向攻防兼備轉變的關鍵時期,著眼于新一代武器裝備需求,把綜合素質優秀的飛行學員,集中選送到清華大學進行聯合培養,可以從源頭上提高飛行人才的培養層次和起點,造就一批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實的文化基礎、寬廣的國際視野的高素質飛行人才。
“空軍人才建設大思路,深刻影響著清華大學。我們一定站在國家戰略和國防安全高度,扎實做好聯合培養飛行學員的工作,逐步深化與空軍的全面合作。”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說。
“建設強大的人民空軍,是時代的要求和民眾的期待。”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的這番話,同樣道出了北大黨委書記朱善璐和北航黨委書記胡凌云的心聲。3所名牌大學的領導表示,為空軍培養飛行員,就是為國家儲備勝利和平安。在事關國家利益、國防安全的問題上,“本校將竭盡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