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公安機關共解救被拐兒童8660人婦女15458人
調動一切警務資源,建立打拐長效機制
對于失蹤兒童來說,最初的24個小時是查找解救的“黃金期”。為抓住寶貴的時間,公安部要求公安機關接到兒童失蹤警情后,要立即啟動查找工作,打破警種界限和常規戰法,調動一切警務資源,快速查找失蹤兒童。
2011年6月1日,“兒童失蹤快速查找機制”在全國普遍建立起來。這一機制的實行,使大量失蹤兒童得以被公安機關及時找回,大大減少了失蹤被拐兒童數量;
為解決被拐兒童“身源確定”的難題,公安部建立了全國“打拐”DNA信息庫,對來歷不明、疑似被拐兒童和失蹤被拐兒童的父母進行采血入庫;
2011年,公安部在全國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來歷不明兒童集中摸排行動,對疑似被拐賣兒童的,采集生物檢材檢驗后錄入全國打拐DNA數據庫比對;對非親生子女入戶的,必須采集生物檢材進行檢驗,錄入全國打拐DNA信息庫比對確認非被拐賣兒童后,才能辦理入戶手續;對集中摸排中發現的拐賣兒童犯罪線索立案偵查,逐案成立專案組,落實“一長三包”責任制。目前,已盲比比中失蹤被拐兒童2000余名。
微博助力,掀起“全民打拐”浪潮
“公安機關在警務機制革新與先進科技手段相結合的基礎上,更加突出以民意為導向,推動打拐專項行動向縱深發展?!惫膊看蚬辙k主任陳士渠說。
積極拓寬民意溝通渠道,創新民意反映形式,在設立打拐舉報電話、郵箱的基礎上,建立打拐官方微博,零距離接受線索舉報,第一時間開展受理核查,最短時間內反饋處理情況……目前,公安部打拐辦通過微博已收到2000余條拐賣犯罪線索,成功破獲一批拐賣案件。
這是一場“全民打拐”的正義之戰。公安部與民間反拐志愿者合作,在網上開通“打拐”信箱,派員加入“寶貝回家”尋親網站QQ群,指定專人接收、反饋拐賣犯罪信息和線索。為避免“打草驚蛇”招致犯罪分子報復或將被拐兒童轉移,公安部引導民眾發現疑似被拐兒童后撥打110報警,不要隨意在網上發布照片。民間力量與公安機關的良性互動機制正在逐步建立。
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事關每一個家庭的安全、和睦和幸福,事關整個社會的和諧。打拐,絕非“突擊戰”,而是“持久戰”。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國公安機關將不斷推進打拐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盡最大的努力解救更多的被拐婦女兒童,努力減少拐賣案件的發生,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