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觀天下 知中國

    人才強國:跨越發(fā)展的中國資源(科學發(fā)展 成就輝煌·十年回眸·重大戰(zhàn)略)

    2012-11-02 09:13:18 來源: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fā)送給我好友

    十年奮進,一個可喜的變化撲面而來——

    人才總量大增長

    人才素質大提升

    趨勢由變化累積,而變化往往在不經意中就發(fā)生了。十六大以來,中國的人才方陣由一點一滴的變化,累積出日漸明顯的趨勢。

    10年前在國外,留學生見面,大抵會相互詢問“什么時候畢業(yè)”、“找到工作沒有”、“買了房子嗎”……如果你說“要回國了”,對方驚奇之余,多半會猜想你在國外混不下去了。而現(xiàn)在,留學生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怎么還沒回國呀?”

    變化是如何發(fā)生的?

    “真正能吸引留學人員歸國的,不是別的,是發(fā)展的機會。”3年前,懷著赤子之心毅然回國工作的十八大代表、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張學記坦言,“如今有這么好的政策條件,我們有責任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心力。”

    一手抓海外吸引,一手抓自主培養(yǎng)。截至目前,我國有“兩院”院士1400多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000多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03年以來遴選了國家級人選2700多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8萬人,博士后研究人員7萬余人,高層次專業(yè)技術人才隊伍初具規(guī)模。

    “為什么中國在科技等方面過去幾年發(fā)展迅速,超過了很多發(fā)達國家?” 十八大代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分析,就是因為中國的人才,特別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總量大幅度增長,而這種增長又得益于高等教育大幅增長和人才效率大幅增長。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10年來,黨和國家著眼人才總量增長、素質提高和結構優(yōu)化,堅持以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突出人才資源整體性開發(fā),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發(fā)展。

    10年增長,體現(xiàn)在人才總量的攀升上——截至2010年底,中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2億人,人才資源總量占人力資源總量的比重達到11.1%。

    10年發(fā)展,體現(xiàn)在人才素質的提高上——截至2010年底,中國每萬勞動力中研發(fā)人員達到33.6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為25.6%,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為12.5%。

    10年跨越,體現(xiàn)在人才效能的優(yōu)化上——截至2010年底,人力資本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12%;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2.6%,其中人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6.6%。

    10年變化,體現(xiàn)在人才結構的改善上——到2008年底,國有單位已聘用專業(yè)技術人員中,高、中、初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之比已由2003年的7.3∶33.4∶53.2調整為9.9∶36.8∶44.2;人才所有制結構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到2008年,非公組織專業(yè)技術人才已達38.5%。

    “我們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認真貫徹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突出成果。”回眸10年,十八大代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這為中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邁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年改革,一種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乘勢而上——

    體制機制大解放

    釋放人才生產力

    30年前,深圳只有兩名技術人員,一個拖拉機維修員,一個獸醫(yī);20年前,深圳率先由政府組團赴海外招聘人才,率先實施干部錄用公開競考制度,率先探索“技術入股”等引才新措施;而最近10年來,深圳成為國家第一個創(chuàng)建國家創(chuàng)新型城市的試點城市,率先建立網上人才市場,實行應屆畢業(yè)生無限制引進入戶,所有用人單位人才引進無指標限制……深圳,再次成為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的“急先鋒”。

    “深圳的發(fā)展成就和經驗充分證明,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之本。”在十八大代表、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看來,作為新興城市,深圳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關鍵在于突破了傳統(tǒng)體制機制的束縛,匯聚了大批海內外優(yōu)秀人才,“激發(fā)出了人才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力”。

    “天下之患,不患才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千百年前的寥寥古語,傳遞出一種樸實的人才觀——“用好”,是人才工作的根本。

    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人才發(fā)展的關鍵在體制機制,體制機制的活力來自改革創(chuàng)新。10年來的實踐反復驗證:只有遵循系統(tǒng)培養(yǎng)開發(fā)人才的內在規(guī)律,不斷破除束縛人才成長的思想觀念和制度障礙,才能形成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

    人們看到,最近10年,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業(yè)到社會,以前瞻的眼光、改革的精神、發(fā)展的思路,積極推進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

    10年轉型——人才特區(qū)代替經濟特區(qū),成為“時髦”的科學發(fā)展關鍵詞。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10多個城市啟動人才特區(qū)建設,在簽證居留、技術移民、金融支持、財稅優(yōu)惠、股權激勵、社會保障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推動著人才落戶“樂土”。

    10年激勵——榮譽鼓勵和物質激勵共同作用,讓知識的價值充分彰顯。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fā)明獎、科技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一系列獎勵制度,鼓舞著各類人才貢獻才智。

    10年創(chuàng)造——重點項目、重大工程目不暇接,為人才成長搭建廣闊平臺。

    九天攬月,五洋捉鱉,舉國振奮,舉世矚目。成績的背后,是航天科技人才的錘煉和成長。以神舟九號任務為例,載人航天工程各系統(tǒng)的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平均年齡只有40多歲;科技人員隊伍中,青年一代占了2/3以上。

    10年完善——選人用人走向“民主、公開、競爭、擇優(yōu)”,“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成為社會共識。

    人才在市場中自主擇業(yè),用人單位在市場中自主擇人,人才和用人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明確和落實。隨著人才評價機制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一個以能力和業(yè)績?yōu)閷虻目茖W化人才評價機制基本形成。

    回眸十年,唯賢選人用人留人,以業(yè)引才聚才育才。

    展望未來,人才活力充分涌流,發(fā)展動力競相迸發(fā)。

    這注定會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競賽,它與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化進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人才發(fā)展所指向的“強國”目標,也許需要一代乃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達成,但貴在不停步,貴在能堅持,貴在用智慧。

    千帆競發(fā)敢為先,百舸爭流創(chuàng)輝煌。舉目神州,一個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群星璀璨的嶄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人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我們每一個人堅持不懈的夯培,人才之基終將托舉起一個民族的復興偉業(y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精彩熱圖

    遣返13名臺灣嫌犯和通緝犯

    南少林武術文化節(jié)開幕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大地资源中文第三页|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的中文字幕大全免费8|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区|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