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打造“四個山西”
綠化山西、氣化山西、凈化山西、健康山西,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其中的關鍵是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顯績與潛績、當前與長遠的關系,讓人民群眾不光有房住、有錢花,還能呼吸新鮮空氣、喝上干凈水、吃上安全食品、享受優美環境。
綠化山西,就是樹立栽樹、栽歷史、栽人文、栽政績的理念,堅持不懈開展植樹造林。從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投資1000億元造林4000萬畝,以太行、呂梁“兩山”綠化為重點,確保每年造林400萬畝以上,加快建設晉北晉西北防風固沙林區、呂梁山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區、太行山土石山水源涵養林區、中南部盆地防護經濟林區四大生態屏障,使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26%以上。氣化山西,就是充分利用山西豐富的煤層氣、天然氣、焦爐煤氣、煤制氣等清潔能源,重點加快建設“三縱十一橫”骨干輸氣管網及支線管線,力爭到“十二五”末新增5500公里干支線管道,實現市、縣、重點鎮及工業園區氣化全覆蓋,使山西人民實現由燒煤到用氣的歷史性跨越。凈化山西,就是狠抓節能減排和生態修復,為城鄉群眾營造清潔干凈的生存環境。
淘汰污染重、能耗大的落后產能,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快實施源頭減量、工業廢水零排放、城鎮污水全循環和污染企業退城進區“四大工程”。實施“大水網”和“小水網”兩大工程,促進山西由 “水瓶頸”向“水支撐”轉變。推進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和 “水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行動”,推進重點河流和重點礦區采煤沉陷區、采空區、水土流失區、煤矸石山的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在治污增綠中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健康山西,就是把健康作為最重要的幸福指數,確保人民群眾身心健康。解決飲水不安全和空氣、土壤污染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加強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實施健康教育與促進工程,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靠發揚“右玉精神”
山西人民素來就有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右玉縣干部群眾60多年來堅持不懈植樹造林,硬是把一個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變成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的“塞上綠洲”,鑄就了彌足珍貴的“右玉精神”。2011年3月1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充分肯定“右玉精神”,強調右玉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始終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功在長遠的實干精神,就在于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利益的政績觀。最近,習近平同志又作出重要批示,強調:“右玉精神”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
建設美麗山西不是一句空話,要靠大力發揚“右玉精神”,靠每個人踏踏實實去創造、去實踐。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長期任務和攻堅工程,認準目標不動搖,勇往直前不懈怠,一棵接一棵,一座連一座,一年接一年,一代又一代,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先進的、可持久的生產力;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機統一,創造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作者:中共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