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的高交會,經十余年磨礪,正以其國際性、權威性和專業性的實力與品牌影響力,贏得越來越多的外國政府及機構的密切關注和積極參與。在第十四屆高交會上,外國展區將作為國際化程度最集中的焦點區域,成為各國高科技最新成果的展臺、中外客商交流與洽談的窗口、中外高科技企業溝通與合作的快捷通道。
“國際味”越來越濃
隨著高交會影響力日漸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機構組團參展高交會,眾多世界先進技術和產品在此云集。高交會“國際味”日漸濃郁,國際化日漸凸顯,逐步向國際一流展會邁進。記者11月15日從高交組委會獲悉,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9個國家的28個團組將攜優秀高科技企業精彩亮相本屆高交會,外國展區團組數將創新高。其中伊朗、新西蘭、印度和哥倫比亞等國屬首次組團參加高交會,期待借這一廣闊平臺促進本國科技經貿發展與繁榮。
在高交會四大專業展——信息技術與產品展、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展、電子展、光電平板展上,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海外企業參展面積也再創新高,占比達到了34%。其中TDK、村田制作所、松下電器等近200家海內外知名電子企業將參加電子展,日本住友將參加光電平板顯示展,信息技術與產品展上也將有來自韓國、美國、日本等地的國際企業參展。
海外企業機構獲豐收
借高交會這一展示交易平臺,海內外企業及專家開展廣泛交流與深入合作。國際著名投資大師羅杰斯亮相去年第十三屆高交會,曾一度令深圳會展中心熱度爆棚,外國展商更是借高交會招財攬智,收獲頗豐。美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巴西、新加坡等19個國家的23個團組在第十三屆高交會上展出了眾多高科技成果,涉及綠色能源、信息通信、自動化機器裝備、水處理工程等多個領域。眾多海外單位、團體與中國企業和機構結緣,國際水稻所就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重大科研項目。
第十三屆高交會上,德國巴伐利亞展團攜10家企業參展,有著上百年歷史的紐倫堡足球俱樂部就是其中之一,該俱樂部是首次參加高交會,展位面積很小,但因其展出的足球、球衣、球襪、護膝等物品富含高科技成分,引來觀眾濃厚興趣,短短數日交易量非常大。如果說紐倫堡足球俱樂部是高交會新丁的話,比利時瓦隆州展團則是高交會海外展團里的老前輩,從第二屆高交會開始,比利時瓦隆州已連續參展10余年,展位面積也從第二屆的24平方米變成了第十三屆的48平方米,比利時有關機構還多次向高交會組委會提出合作意向,希望在比利時辦海外分會,高交會作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類展會,越來越吸引國際目光的聚焦。
海外分會碩果累累
為推動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從2005年開始,高交會推出了海外分會,7年來,已分別在奧地利、西班牙、芬蘭、匈牙利、德國、以色列等地成功舉辦,成效顯著,受到海內外機構歡迎。2011年海外分會場便是成果豐碩的一屆分會,該分會項目重點定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約30%中方企業與外方企業初步達成合作意向,20多家以、匈企業還參加了第十三屆高交會。
2012年6月,第十四屆高交會海外分會分別在以色列、匈牙利成功舉辦,共有來自國內5省9市的81位中方代表參加,100多位以色列企業代表、260多位匈牙利企業代表分別出席,分會薈萃了中、以、匈三國知名企業、前沿技術與產品,舉辦了兩場大型開幕論壇,組織了300多場次中以、中匈企業配對洽談,諸多中外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2012年高交會以色列分會促成眾多中以企業在信息通訊、節能環保、風險投資等領域合作。以色列亞洲商會主席、前工貿部部長蘭·科漢就表示,華人與猶太人擁有許多共同之處,這是雙方能夠成功合作的深層次原因,以色列對中國企業和投資者的熱情持續不減,將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來自中國的合作伙伴。高交會以色列分會已舉辦兩屆,以色列企業界尋求中國商機、促進中以交流合作的熱情給高交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成俠留下了深刻印象。李成俠表示,中國企業借助高交會平臺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曾參加首屆以色列分會的深圳華大基因就與希伯萊大學、海法大學在醫學臨床研究、農業生物研究領域有了深度合作,中國高科技企業已經開始扎根創業的國度,在國際競爭合作的舞臺上與強手共舞。
深圳市市長、高交會組委會主任許勤稱,高交會已經成為中國高新技術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重要平臺和招商引資、引進創新思維的一個重要舞臺,越來越成為一張代表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水平、產業特征、經濟結構的“城市名片”,借助高交會,多位世界著名領導人和政要來深圳訪問,并對深圳市容市貌大加贊賞,巴塞羅那市長與深圳簽訂友好合作協議,成為深圳的“宣傳大使”,深圳綠化手冊還成了以色列市長辦公桌上“工作的圣經”。(記者 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