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的重托,未來的期望。
天津濱海新區成為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帶動中國區域發展的第三經濟增長極。
2007年12月、2010年3月、2011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3次提出:努力使濱海新區成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為進入全面開發開放新階段的濱海新區指明了方向。
“排頭兵”是濱海人艱苦創業的不懈追求。濱海新區有一批爭當“排頭兵”的大項目、好項目,爭當“排頭兵”的新城區和功能區,更有一批爭當“排頭兵”中的排頭兵——一線基層共產黨人,全區4300多個黨組織、近10萬名黨員學習、思考、創新,開創開發開放的大業。
“10大戰役”沖在前
2006年5月,中央將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確定為國家重要戰略部署,吹響嘹亮的號角。
黨中央、國務院每一次對濱海新區的重大部署,天津市都迅速出臺實施意見,貫徹落實。
2007年天津市第九次黨代會的會議報告,鮮明地體現了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這一主題。天津市委、市政府隨即成立了以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張高麗為組長的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領導小組,就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問題集思廣益,籌劃決策。
天津市委把打好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攻堅戰擺在全市“五個攻堅戰”的首位。濱海新區把“攻堅戰”細分為“10大戰役”,作為爭當“排頭兵”的具體舉措。在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快南港區域、臨港經濟區、核心城區、中心商務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東疆保稅港區、濱海旅游區、北塘經濟區、西部區域、中心漁港經濟區10大平臺的建設步伐,氣勢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