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玲在作畫
在動筆之前,魏玲已經擬好了寫作大綱:第一章“廢墟下的日子”,講述自己被坍塌的教室掩埋,在黑暗中告訴自己要堅強;第二章“生死掙扎”,寫的是她被救援隊發現并獲救的故事;第三章“艱難痛楚”,是她直面截肢時遭受的磨難和疼痛;第四章“18歲生日”,將回憶她在ICU病房過自己震后第一個生日;第五章“漫長的等待”,是關于她術后等待愈合,等待自己心智成熟,等待用繪畫撫慰心靈的過程;第六章“我的義肢”,則是魏玲期望今后有一天能戴上假肢,擺脫輪椅的束縛開始出院后的新生活。
魏玲說:“《字條girl》是把這段時間很多打動自己的生活細節記下來。”在這本計劃寫10萬字的回憶錄里,魏玲還打算親手配上自己畫的插圖,把它做成一部圖文并茂的勵志讀本。
生命的奇跡
“魏玲剛轉到ICU的時候,傷口簡直一塌糊涂,滲血、肌肉壞死,有時候連我們醫生看到都害怕,她經歷了一段痛苦的愈合期。那段時間,她所面臨的生理和心理困難,換作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很難做到。但是魏玲做到了。盡管這個過程中她有過撕心裂肺的呻吟和哭鬧,但在今天,看到我們每一個人,她都是感恩的微笑。” ——ICU醫生王存真
魏玲經歷過多次截肢手術,每一次都是在和死神共舞。
2008年5月14日下午2點左右,搜救人員救出了被埋在廢墟下的魏玲。由于雙腿骨折、肌肉壞死,魏玲被送往德陽市人民醫院后,接受了第一次截肢手術。15日,被送往華西醫院后,由于傷口感染嚴重,醫生再
作次為魏玲進行了截肢手術。但是,魏玲的傷口仍然不斷被感染,出現血腫,為了阻止肌肉壞死,挽救魏玲的生命,醫生不得不一次次地將截肢的平面提高。經過10多次手術后,魏玲的右腿已經被截掉三分之一,左腿則截到了髖關節,臀部和會陰部位已經完全損壞,只留下術后密集的疤痕。
華西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康焰醫生,見證了魏玲入院后經歷的困難。在康焰印象中,有極個別的截肢者經歷過魏玲那樣的多次大型手術,即使能僥幸活下來,大多都落下嚴重的心理障礙,而至今保持樂觀斗志的,唯這個堅強的小女孩莫屬。
目前,魏玲的傷口恢復得差不多,基本不會再感染了,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尿道和陰道的解剖結構變異。醫生陳偉說,她每兩天就要為魏玲擴張尿道,將長好的肌肉分開。“這也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需要借助鑷子等工具,魏玲即使再疼,也不曾流過一滴眼淚。”陳偉搖搖頭,深吸了一口氣:“換作是我,一定受不了,她已經很堅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