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5日,北川新縣城的少年在玩耍。新華社記者 李橋橋 攝
關鍵詞:重逢
他們原本是散布在19個省市的陌生人,一場地震在大好河山上撕開了裂縫,也讓這些傷痛的心靈彼此依偎,成為“親人”。在震后廢墟上,他們相依為命;在家園重建中,他們戮力同心。18雙援建的大手,與災區人民的雙手緊緊相握,在破碎的山河上,共同建起一座座美麗的鄉村和城鎮。他們彼此心中,也建立起真摯而深厚的感情。然后他們依依道別,在余生的相互牽掛中,又將以各種方式一次次重逢。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田興惠失去了丈夫。在震后的3天里,她找遍當地各大醫院,最終沒找到人。
不過在震后的3年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發展改革和工業信息化局的這位副局長,找到了更多的“親人”。讓她與這些“親人”建立起聯系的,是她的另一個身份——北川縣對口援助合作辦公室主任。
“在這里,援建人員就是我們的親人。”坐在北川新縣城建設指揮部的507號板房里,田興惠動情地說。
指揮部是這里僅剩的板房了。周圍,由山東省援(承)建的北川新縣城已經拔地而起。在四川受災極重的其他17個縣市,曾經破碎的家園如今也都煥然一新。在北京援建的什邡市、廣東援建的汶川縣、江蘇援建的綿竹市等地,都有官員和百姓感慨,“我們現在差不多超前發展了20年”。緊接著,他們便會說,“這離不開援建人員的貢獻”。
四川省對口辦提供的數據,也清楚地說明了援建省市對災區的支持力度。截至2011年1月底,18個對口支援省市確定對口支援災區的3663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其中建成項目3617個,完成98.74%。確定對口支援資金776.28億元(項目總投資862.07億元),對口支援資金累計完成投資760.3億元(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40.98億元),完成97.94%。到位對口支援資金754.89億元。
這些被災區人民惦念的援建人員,絕大部分已在去年年底撤離。如今,在北川縣,田興惠的那些“親人”已回山東,只留下一個5人的聯絡處,負責援建項目的后期維護。
援建人員每次重返北川,都會到507號板房里看望田興惠。重逢時,他們總會像親人一般噓寒問暖。“他們第一句話總是會問,你最近還好嗎?”田興惠說。
這些“親人”在離開之前,曾留給田興惠和北川人這樣一份清單:山東省確定對口支援項目228個,所有項目全部完成移交;確定對口支援資金108.88億元,對口支援資金累計完成投資109.54億元,完成100.61%。
2008年5月24日,山東省援川前線指揮部成立,山東開始“舉全省之力援建北川”。2009年6月,山東省17個市完成鄉鎮援建后,3萬多人的援建大軍集體轉戰北川新縣城。在此期間,田興惠搬進現在的板房里辦公。
在這些板房里,她與援建人員夜以繼日地艱苦奮戰,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田興惠把許多援建人員當做親人,每當知道有援建人員的家人從山東到北川,田興惠都會親自接待,哪怕有時吃的只是簡單的工作餐。
將要離開北川時,面對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山東省援川辦副主任、北川工作指揮部總指揮徐振溪在致辭中念念不忘的,是北川廣大干部群眾給予他們的“親人般的關懷,家一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