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的噶龍啦雪山是墨脫的屏障,為了修建扎墨公路,國家決定打通雪山修建隧道,這條噶龍啦隧道是由武警交通總隊二支隊和四支隊承建,在3月12日和3月24日的雪崩中,由于冬季不施工,雪崩把所有施工設備都埋在雪里了,所幸當時沒有傷及1個戰士。我們能夠進入墨脫,就是由于當地武警部隊帶領我們,給我們送上山,穿越過雪崩路段,最后送到隧道口,臨走時,他又囑咐我們一定注意安全。而后的80公里則是泥石流,墨脫海拔1050米,3、4千米高的噶龍啦雪山雪崩和泥石流傾瀉而下,年年必發生,在雪水和泥石流的沖刷下,本來平整的路面都已經形成15度的斜坡,車開起來也是斜的。在穿越雪山上下山的一段路,我們只能靠人給車子探路,互相系著繩子,保持距離。團員阿季的妻子在探路時,一下子就陷進雪里和松軟的泥漿里,半個身子都下去了,大家趕緊把她拉出來。路是非常危險的,據當地人說,這條路每年都得摔下去幾輛車,在墨脫村門口,就擺著摔下去的殘車。扎墨公路兩旁到處是原始森林,百年樹干上,附著這很多野花和植被,有著名的蘭花和杜鵑花,遍地都是野芭蕉,這些東西常年在哪里長著,由于山勢峭壁似地,人根本就觸摸不到。5月20日剛離開墨脫后,我們聽說在公路上107K和90K又分別發生兩次泥石流,現在路還沒有通。李曉彬攝新華網發
墨脫村一共是80戶人家,大約550人。墨脫盛產全國獨一無二的石鍋和烏木筷子,據說是可以去病健身。墨脫村主要是門巴族、珞巴族還有部分藏族,他們非常友善,對于我們這些外來人講可以隨便到他們家作客或參觀,他們總是希望我們這些人給他們拍片子,而且總是以一種羨慕和佩服的眼光看著你,他們非常愿意看見鏡頭中的自己。這里以前沒有路,只有靠人翻山才能過去,現在雖然修了公路,但內地人每年只有3、4個月才能進入,進去的人很少,這里是一個非常安靜,沒有受過打擾的地方,保持著原汁原味,當地人生活的很清貧,但他們對生活很滿足,在一戶居民家的墻上,拿漢字寫著“幸福的家”。當地的孩子在滿是豬糞的泥地里玩耍,臉上帶著純真的笑容。墨脫的村民沒有見過報紙,在他們看到我們車上的報紙,特別是北京日報的時候,他們希望我們能把報紙給留下,當做珍貴的物品傳看,并珍藏起來。石鍋店的老板就把我帶去的報紙留下,并請我留了字。由于老板的漢字不好,邀請我們同行的留痕、阿季用硬紙殼子寫了個牌匾,叫墨脫西登石鍋店。李曉彬攝新華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