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舉辦“陳禮忠壽山石雕藝術個展”

國家博物館舉辦“陳禮忠壽山石雕藝術個展”。 (姜東 攝)
“志歸完璞——陳禮忠壽山石雕藝術展”日前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北區三層17號展廳開幕。
展覽共呈現陳禮忠壽山石雕藝術精品百余件。其中,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會福建館鎮館之寶、迄今全球體量最大、身價最高的壽山石雕《春聲賦》,和《雄視》、《高巖獨立》等雄鷹系列作品,《留得枯荷聽雨聲》、《暗香》等荷花翠鳥系列作品。
陳禮忠是國內知名的工藝美術師,以壽山石雕見長,山水、花卉、禽鳥、人物無不精通,鷹和天鵝尤為精妙。他的石雕藝術品,在繼承壽山石雕技藝,又從傳統文化中吸收營養,并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特別是“秋荷系列”作品,體現了藝術家善于利用石種特性,通過秋塘枯荷來表現成熟豐碩蘊含的內斂與自在的高超技藝。
2011年,陳禮忠先后向國家博物館捐贈了11件壽山石雕作品,豐富了國博的收藏。
為了表達對捐贈者的敬意,并彰顯其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社會科學院邀國博一同,為這位既有傳統技藝,又有現代藝術理念的藝術家舉辦本次展覽。
主辦方希望觀者“通過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壽山石藝術作品,了解陳禮忠‘志歸完璞’的藝術理想及其獨特的藝術語言”。
以產自福州的壽山石為材料的壽山石雕藝術,迄今有1500余年歷史,其中尤以田黃身價最貴。俗語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2006年,福建省壽山石雕刻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今,隨著壽山石材越來越稀罕,壽山石雕深受投資者和收藏家熱捧,身價倍增,在拍賣市場上屢創高價。
據悉,展覽將持續到3月22日。
來源:中國日報 (記者 朱林勇) 編輯:許銀娟 攝影: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