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10年間的云南香格里拉——青山碧水帶來“綠色”經濟 生態旅游打造世外桃源
![西部大開發10年間的云南香格里拉[多圖]](../../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100114/0013729ed1480cb8be065c.jpg)
這是在海拔3500多米的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格姆村,一些藏族群眾徜徉在盛開的郁金香花海中(攝于2002年4月)。
![西部大開發10年間的云南香格里拉[多圖]](../../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100114/0013729ed1480cb8be5603.jpg)
這是兩只滇金絲猴在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內休憩(攝于2009年10月21日)。
中國日報網消息:地處青藏高原南緣、“三江并流”風景區腹地的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原名中甸縣,海拔3300米,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和進入藏區的交通要隘。香格里拉擁有碧水藍天、雪山草甸,獨具特色的寺廟、歷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自然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人文風物寶藏豐富,被中外旅游者視為心中的世外桃源。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迪慶州和中甸縣70%左右的收入都來源于“木頭財政”,很多當地群眾靠砍伐、加工和運輸木料為生。從1998年起,國家決定停止長江上游天然林采伐,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斧鋸聲逐漸消失后,迪慶州開始大力發展以“香格里拉在迪慶”為主題的旅游業,建成了香格里拉機場和普達措國家公園、梅里雪山、虎跳峽、獨克宗古城等景區,修通了各主要景區公路。同時還大力發展賓館飯店,星級飯店由原來的2家發展到60多家,旅行社也從3家發展到近百家。旅游業帶動了特色農業、飲食業、娛樂業、運輸業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西部大開發10年間,迪慶州生態環境保護投入資金達10億多元,保護區面積達32萬公頃,約占全州國土總面積的13.4%,目前全州森林覆蓋率達73.9%。生態旅游產業如今已成為香格里拉的第一產業。2009年,以香格里拉為旅游核心區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機對旅游的不利影響,旅游產業逆勢上揚,接待中外游客4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