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川26人被片形吸蟲感染 慎吃生食涼拌蔬菜
近段時間以來,賓川縣出現群體性不明原因持續發熱的消息引發了各種猜測和議論。日前經過國家衛生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級相關部門共同努力,疫情處置已取得突破性進展,該病被確診為片形吸蟲感染。從昨日開始,治愈的患者已陸續出院,7名即將出院的患者還聯名將一面書寫著“人性關懷 救死扶傷”字樣的大紅錦旗送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衛生局表示感謝。
癥狀 高燒腹痛久治無效
去年10月底,家住賓川縣州城鎮州城村的中年男子李紹家突然發起高燒,并伴有肝區疼痛癥狀,先后輾轉多家醫院治療,一直不見好轉,緊接著,李紹家9歲的兒子李凱也喊起了肚子疼,當地醫院認為李凱是闌尾炎,給他做了闌尾切除手術。
從發病開始,李紹家一直輾轉于各種私立醫院、縣級醫院、州級醫院、省級醫院治療,先后花去了10多萬元,病情卻一直沒有起色,看著兒子和自己相同的癥狀,李紹家決定放棄治療,讓兒子繼續治療。
大理州衛生局局長丁一先得知此情況后,來到李紹家的家里,動員他到醫院繼續治療,并告訴他,州衛生局決定:目前發現的所有患此病的住院病例,新農合報銷不封頂,全部免費治療。春節剛過,李紹家父子就一起住進了大理學院附屬醫院。
而此時,經過各級專家的努力,已經找到了這種病例的患病原因:片形吸蟲感染。衛生部派來的專家還通過私人關系從國外帶來了對癥治療的藥物:三氯苯達唑,這種藥物目前在我們國家尚未被批準生產。找準病因后,經過對癥治療,李凱已經治愈,即將出院。李紹家由于病情過重,并伴有雙下肢水腫,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理治療。
病源 患者都為片吸蟲感染
去年3月以來,賓川縣陸續報告26例不明原因的疾病,發病集中在2011年10月和11月,病例分布于州城鎮及方圓5公里的區域內。患者主要表現為高熱、肝區疼痛等。
疫情發生后,省衛生廳派出專家組到大理,衛生部派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11名專家,到大理指導疫情處置。經調查發現,州城鎮水井箐周邊有散養的牛、羊,在它們的糞便中查見片形吸蟲蟲卵,在當地水溝環境中查見椎實螺,并在其體內查見片形吸蟲幼蟲。專家組還在一例患者家養殖的牛肝臟中發現了片形吸蟲成蟲,并在4例病人糞便中查見片形吸蟲蟲卵,證實該環境中存在完整的片形吸蟲傳播環節。
由此得出結論:賓川縣州城鎮為片形吸蟲病自然疫源地。由于當地居民普遍存在食用涼拌蔬菜的飲食習慣,如水芹菜等,有感染片形吸蟲的風險。臨床診斷,26例患者為片形吸蟲感染。由于衛生部專家帶來的藥物數量有限,目前已對23例患者進行了三氯苯達唑3個批次的治療,治療成效明顯,大部分患者體溫降至正常,陸續治愈出院。
余下3位患者的治療藥物,也將于兩日內到達,據悉此次衛生部專家送達的藥物,將有100人份的藥量。
科普知識
片吸蟲病的傳播途徑
我國自1921年報道首例來自福建的片吸蟲感染患者以來, 有記載的確診病例報道不到百例。云南省2005年首次報告3例確診病例。本次賓川縣26例確診病例,感染人數之眾,在國內外都屬罕見。
據介紹,片吸蟲感染多見于牛、羊等大牲畜,發病后對動物肝臟損傷嚴重。片吸蟲的整個生活史過程約10~15周,成蟲在綿羊體內可存活11年,在牛體內存活期較短,僅可存活9至12個月,在人體內的壽命可長達12年。人體片吸蟲病的急性期一般表現為高熱與腹痛,蟲體進入膽管后,病變逐漸轉為慢性,上述癥狀隨之消失。
人體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在低洼潮濕的沼澤地,牛羊的糞便污染環境,又有椎實螺類存在,牛羊吃草時便較易造成感染。在有生食牛、羊的肝、腸習慣的地區,蟲體可在咽喉部寄生,稱為咽部片吸蟲病。(秦蒙琳)
來源:春城晚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