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消費指導價命運多舛
旅游不要錢,旅行社免費帶你去旅游,這肯定是忽悠人的!實際上,仍有一些旅行社利用較低的行程報價吸引游客,然后在行程中降低服務質量、調價或以購物、消費等方式賺取利潤……這些做法,讓本來開心、放松的旅行變得很揪心。如何避免不合理低價充斥市場?大多數國內省份開始采取旅游消費指導價,雖然難免爭議。而在云南,旅游消費指導價命運則多舛,從2007年就開始喊要推行旅行社誠信指導價,可總是雷聲大雨點小,所謂的旅游指導價在全國率先提出但從未曾見面。
指導價起因
不合理低價逼出健康指導價
在百度輸入“旅游消費指導價”,找到相關結果約4680萬條,再經過梳理,最近幾年,很多省份都通過協會公布了旅游消費指導價,有四川、吉林、海南、江蘇、安徽等省份都曾經公布并執行過指導價。其目的就是為了杜絕不合理低價,出去旅游過的人都會注意到,同一條線路所含景點一樣的情況下,不同旅行社的報價往往也有很大差別。
昆明市區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旅游市場競爭的激烈,壓低價格是旅行社之間來爭取游客的最直接手段,雖然不能排除有些旅行社能拿到更便宜的價格,但這種情況相對比較少。但也有部分旅行社通過超低報價招攬游客,然后在旅游后期進店來彌補虧損。雖然隨著《旅游法》的實施,但是不合理低價在全國并未得到根治,反而越演越烈,尤其是旅游目的地尤為突出,當然云南也難逃進入“不合理低價”怪圈。
“大理、麗江火車團4日游299元”“激情西雙版納快巴4日游380元”……打開國內一些團購網,你會發現類似旅游產品“便宜貨”天天都有。低價團購盯上旅游線路,通過低價把游客套進來,再設一個又一個消費陷阱吸金。優惠的團購價,讓不明就里的消費者心向往之,也就遭遇到一個個陷阱。這樣一來各種投訴也就發生了,當團隊出現投訴時,總是有地接社抱怨:“因為你這團的團費太低了?!敝灰挥型对V,不合理低價就成旅行社找借口的理由。在采訪中,云南旅游的質量問題,大家也都認定是由不合理低價一手造成的。
據云南省旅游局統計,云南省的旅行社已經突破了700家,而如此多家的旅行社經營帶來的一個現狀是:各家旅行社為了爭奪客源,保證利潤空間,只有不斷地壓低團費,招徠客源。身處于“不合理低價產業鏈”各環節的一線業者,多年來都以透支云南旅游品牌形象的賭團模式,冒著風險以購養游,與消費不合理低價產品的游客博弈,這讓旅游市場很受傷。
對此,云南省旅游部門也年年喊打,可是不合理低價總是春風吹又生。來自市場上的信息,一些旅行社不抗低價“襲擊”,云南已經有10%以上的地接旅行社退出市場。
率先提出
8年前云南欲推旅行社誠信指導價
規范旅游市場,云南一直在行動。早在兩年前,云南省旅發委官員就曾表示:“現在已是云南旅游考慮要質量還是要數量的時候了。云南旅游產業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從數量型增長轉向質量型增長,這才是又好又快的發展,更是科學的發展。我們情愿犧牲一定時期的數量,也要確保云南旅游的質量,這樣云南旅游才能走得遠?!遍L期以來,旅游市場存在著低價運營、旅游質量上不去、旅游投訴頻繁發生等一些不健康的現象,嚴重損害了云南旅游的美好形象。昆明旅游市場乃至云南和整個中國的旅游市場都難以擺脫低價旅游運營的怪圈。
有專家認為,一直以來,云南旅游都走得很快,但云南旅游接待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繼續走數量擴張型的方式,云南旅游的質量就很難保障。為了遏制云南旅游惡性循環的亂象,早在2007年,云南在整治不合理低價方面主要采取了7方面的措施,其中就包括進一步明確購物次數和場所、加大行業標準的實施力度、弱化傭金對旅行社的利益驅動、讓利行為實行“公對公”結算、對旅行社實行毛利率考核、推行旅行社誠信指導價。在推行旅行社誠信指導價上,將針對主要旅游線路產品,以優質優價為核心,分地區、分產品要素、分客人選擇的線路和時間,兼顧旅游要素各行業利益的誠信經營價格體系。讓旅游者明明白白消費,遏制旅行社低價競爭。
雖然在8年前就提出旅行社誠信指導價,可是最后還是沒有落地實施,只是喊喊口號。
據昆明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會長朱伯威說,旅行社誠信指導價不是由哪個說了算,應該由市場說了算,就算公布指導價,也只會是供游客和旅游企業參考的價格,不會是定性指導。
指導價遭夭折
本報曾聯合省旅行社協會推出一季指導價
說起指導價,還得強調《春城晚報·旅游特快》。《旅游特快》抗擊“零負”10多年來,從2004年開始,《春城晚報·旅游特快》就一直關注著“零負團費”,秉承著對云南旅游行業深沉的愛和責任,記者多次親身走線、多方求證、層層深入、探尋真相,專心為云南旅游市場規范化、科學化發展不懈努力著:2004年,聯手泰國國家旅游局為云南赴泰游市場開展為期一年的“整容”,為云南赴泰游市場添磚加瓦;2006年,本報記者親歷零負石林一日游、昆大麗滇西游以及西雙版納游在業界引起了強烈的反應,這些深度的系列報道促成了《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旅游市場綜合整治工作的意見》的出臺;2009年,暗訪滇西常規游,并推出《怎一個賭字了得》系列報道,促成救助體系的出臺……一系列的深度話題報道引發了業界對旅游市場的思考。
同時,《旅游特快》一直在呼吁出臺云南旅游健康指導價,讓“有據可依”的健康價助推旅游市場發展透明化和規范化,解決因為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影響,協助消費者杜絕“貪廉”的畸形消費心理,引導旅游市場進入良性發展的循環,讓旅游市場形成以規范化、細致化、個性化和服務質量為主導的新型競爭模式。
2012年11月21日,首次在《旅游特快》公布首批出爐的省內游九大預制類產品參考指導價格,該指導價是由云南省旅行社協會(當時叫“云南省旅游業協會旅行社分會”)主導,調研景區景點、酒店、旅游車輛的價格所作出的一套前期的參考指導價目單。《旅游特快》對預制類產品指導價的出臺發揮了助力和催促作用??墒窃颇现笇r公布一期就因為種種原因夭折,云南旅游消費指導價可謂命運多舛。
美好愿望
全國“一盤棋”整治旅游市場會事半功倍
近年來,不合理低價已成為影響我國旅游市場秩序的頑癥。對“零負團費”現象,各地不斷開展整治行動,但卻是屢禁不止,癥結何在?專家認為,“不合理低價”是旅行社過多、過濫引發惡性競爭的結果,打擊“不合理低價”的關鍵在于轉變旅游業現有體制,提升旅行社的準入門檻。
針對加強行業監管問題。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旅游執法總隊隊長劉昆峰說,由于旅游業涉及行業和領域眾多,加強行業監管整治僅靠旅游部門一己之力難以實現,必須要靠政府相關部門加強聯動,多管齊下,才能奏效。同時,開展整治行動一定要做到全國“一盤棋”,統一行動、嚴厲打擊?!叭绻麅H僅是我們這里加大整治力度,而組團地區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么‘不合理低價’就難以杜絕?!?/p>
劉昆峰還表示,其實在整治旅游市場時,不用擔心“嚇跑”游客,只要能提升云南旅游服務質量,是能留住遠方的客人。劉昆峰舉了一個例子:在10月中下旬,在價格正常的情況下,進入香格里拉的旅游團隊還是在上升,從香格里拉統計的數據看,從他到的第一天只有3100人次的團隊,逐漸遞增到第二天4000人次的團隊,而且后面還在增加。
說到旅游消費指導價,劉昆峰稱,最好是行業自律,就如云南的臺灣游市場,成立了云南省臺灣游自律委員會,就是通過行業自律,實現臺灣游健康、規范的發展,保障游客的利益,維護云南省旅行社業的形象。(向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