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狂歡之后的冷思考: 云南電商如何借力突圍
【透過熱鬧看門道】
云南電商出路在于建立竟爭優勢 借力前行
盡管云南的農產品除了原生態以外,旅游、民族文化等也是其發展的有力“推手”,但讓人感到焦慮的是,云南的產品似乎并沒有完全發揮出自身具備的這些優勢。
“云南電商起步較晚,發展較慢,受硬件條件限制,云南物流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輕工業不發達,很難形成類似淘寶京東之類的大規模電商。”專家指出,目前,云南還缺乏較有影響力的電商企業。在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云南商品則以土特產銷售為主;而各大團購網站,云南旅游產品也有部分銷售。
盡管云南的土特農副產品像普洱茶、宣威火腿、云南三七等非常具有優勢,但是對于云南電商賣家而言,大多還處于固步自封、“夫妻店”、發展程度較低、壓低價格競爭以及各自為營等經營狀況,更談不上抱團營銷或發展。
據云南省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繆雄介紹,2014年6月,社科院和阿里巴巴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城市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云南的電子商務發展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三位,但繆雄認為,雖然云南電子商務總體落后,仍不乏有亮點。
“云南農業電子商務具有云南整個電子商務的特點,目前在全國形成影響力的農業板塊的電商就是我們有資源特色這一塊,比如糖網、鮮花,第二塊是一些特殊品牌起來的,比如褚橙等。”繆雄說。
“電子商務固然是一個工具,但從深層次來講,它更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繆雄建議,不能簡單的把電子商務看成一個工具,而是要運用電子商務再造公司的業務流程、供應鏈體系、價值鏈體系,企業應當電子商務的技術,研究制定企業新的戰略,而不僅僅是把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的簡單的銷售渠道。
“所有電子商務要成功離不開三個核心的要素: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信息流是龍頭,資金流是發動機,物流是載體,只有協調好這三者的關系,建立竟爭優勢,電商企業才能在市場當中生存發展。”繆雄說。
業內人士表示,依托優勢電商平臺,利用最新最有效率的網絡工具,展示云南特色商品,提供本地化服務,這將是云南電商的生存之路。同時,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大力扶持本地電商企業,抓緊出臺扶持電商的政策。特別是要在傳統企業中普及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的理念。要把蔬菜、鮮花、旅游產品、生物制品、土特產品等等商品統統上線銷售,利用網絡為云南商品尋求更多的銷售機會,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也通過網絡銷售促進企業提升產品標準化水平,提升質量監控水平,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楊之輝 詹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