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副部長:農產品價格國內高國外低 價格窘境陷入兩難
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與10日上午在昆明舉行,全國50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企業參加。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行業協會必須發揮更大作用圍繞云南高原特色農業,帶動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陳曉華表示,在一些地方買難、賣難,行業協會勇于作為起了很好的影響。陳曉華說,今年新疆恐怖事件對當地瓜果銷售帶來了嚴重影響,過去穩定的銷售渠道,后來大家都怕過去,7、8月份瓜果八成滯銷,新疆的老百姓主要靠瓜果,哈密等地,如果賣不出去會嚴重影響農民受益。為此,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迅速組織重點會員市場,到新疆定點收購瓜果,起到了很到的作用。
“農業在經歷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型時期,經歷一個很困難的時期。農業部研究如何轉型增收,成績很大,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我們也面臨著很多代價,也出現了一些不可持續的問題。我們面臨兩難,國內農產品價格普遍比國際高,國內產成本不斷攀升,不提高價格就嚴重影響生產積極性,最終影響生產的發展,但是價格提高過快,處于一個開放的市場,必然帶來大量進口,堵都堵不住”。
陳曉華表示,江西、湖南吃的是廣東那邊過去的大米,因為國內價格普遍高于國內價格,庫存越來越多,年年修倉庫,年年裝滿,年年銷不出去。不提高價格意味著必須增加補貼。財政快速增長,農業補貼快速增長。今后幾年GDP和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不可能像前幾年那么高,要靠補貼顯然不可能。價格提不上去,補貼提不上去,農業怎么搞。同時,人民對環境的要求、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很自然,在全面進入小康社會時代,人民必然要求吃的安全,吃的健康。
中國農業市場只要有需求就能生產出來,很多農產品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農業部門將增產作為標準,社會將品質、價格優惠作為標準。“農業到底怎么弄,我們也在思考。面對新的變化,要不難以為繼。肥料、化肥、農藥使用量越來越多,土壤污染的面積越來越大,云南、青海、西藏、新疆這些地區要守住凈土。”。
陳曉華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部署,對農業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市場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農業改革的重點在于重視市場配資資源的要求,只能比過去更強化,明確的信號和信息。18大以來對推進市場化的改革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如何發揮市場的作用。“農業不同于別的產業,既要保護支持,又不能完全躺在政府的保護和支持下,市場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這是我們要思考的。今后,政府職能管護一些根本性的產業”。
云南省副省長沈培平表示,“在全民健康紅利時代,云南農業前景獨好”。沈培平說,云南高原特色農業以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心理愉悅為目標,推出高原特色農業的實質是利用很少被污染的水、土壤、空氣,形成云南農產品的綠色、生態、有機幾大特色,向國人提供健康農業消費品。
“云南海拔最低的河口縣70多米,最高的是迪慶的梅里雪山海拔6600多米,形成了云南特色時令。熱帶面積有臺灣和海南的總和,很多水果在其他省區無法種植卻在云南正常上市,所以云南將致力于發展成全國的菜園、花園、藥園、果園,”沈培平告訴記者。
沈培平說,云南是唯一四個沒有爆發過農產品的省區之一,當年SARS沒有傳播到云南,今年禽流感也沒有,這說明云南的自然生態環境的潔凈程度。同時,他指出,農業產業化靠現代化的企業和有針對性的營銷方式。
今年云南省農業廳牽線搭橋,主推農業企業走上網絡直銷路。今年5月,云南省啟動了農產品網絡直銷專題活動,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構建云南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七夕”期間,錦苑花卉共全國128個城市的消費者銷售3.5萬分、約50萬支鮮花、銷售額256萬元。拉動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的花卉價格大幅上漲,下屬拍賣市場成交額超過3000多萬元,同比增長15%。易門叢山松茸各類產品網上銷售額8000萬元,占企業往年銷售額的33%,企業網站訪問量和來電咨詢比以往提高10倍。蒙自和源石榴供銷售1.23萬份,成交額110萬元,拉動下線銷售近2000萬元。
周日上午,由農業部和云南省政府決定共同支持國家級斗南花卉市場建設。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與云南省副省長沈培平在昆明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國家級斗南花卉市場架設合作備忘錄》。
備忘錄的主要任務是在現有斗南花卉市場的基礎上,按照高起點規劃設計、高標準建設改造,高質量運營管理的要求,堅持國際化導向、現代化物流、專業管理、標準化控制,力爭在3到5年內,將斗南花卉市場架設為全國花卉生產種植示范中心、科技研發中心、集散交易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信息發布中心和會戰導游中心,成為亞洲最大、世界著名的國際性花卉市場, 帶動昆明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 引領全國花卉產業發展。
(中國日報記者 胡永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