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1月17—18日召開的湖北省水利局長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湖北將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兩圈一帶”(武漢“1+8”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把水利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舉措,突出防汛抗洪中心、糧食安全大局、民生水利重點、生態水利方向、改革創新動力,進一步增強應對有力的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合理高效的水資源配置能力、環境良好的水生態保護能力和科學規范的水利管理能力,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湖北特色的水利現代化之路。
會議指出,“十二五”期間,通過全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兩江”(長江、漢江)防洪保安、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農田水利建設、農村飲水安全、水生態修復和保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水資源科學配置、水能資源開發“八大工程”;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建立完善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水資源管理和責任考核“四大制度”;不斷創新水利發展體制機制,大力推進水資源管理體制、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體制、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水價合理形成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實現“水旱災害應急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節約保護水平進一步提高、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水平進一步提高”四大目標。
使長江、漢江綜合防洪能力基本達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1935年型洪水標準。主要支流和重點湖泊防洪能力達到國家標準。規劃內中小河流重要河段防洪標準達到10-20年一遇。重點蓄滯洪區能夠正常運用。主要城鎮防洪排澇能力明顯提高。平原湖區除澇能力達到10年一遇。全面完成全省病險水庫、中大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全面完成山洪災害易發縣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和重點山洪溝治理。
力爭全省年用水總量控制在312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降低到173立方米以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66立方米以下。全面解決1500萬人的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村村通”。完成70%的大型灌區、50%的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全省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1以上,恢復和改善農田有效灌溉面積900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40萬畝。
基本解決地級市和飲水不安全縣市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問題,主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中小水電實現有序開發、可持續利用。有效管理地下水。
使全省河湖納污總量控制率達90%以上,主要江河湖庫水生態明顯改善,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5%以上,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1萬平方公里,有效遏制人為水土流失。新增水電裝機150萬千瓦,實施300處中小水電站增效改造,解決30萬戶農村居民小水電代燃料問題,建設28個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