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受制于人局面,海外收購破題
分析人士指出,相對于國內的旺盛需求,僅憑五礦資源一筆收購,無法改變中國在國際資源市場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全球礦業領域依然由力拓、必和必拓和英美資源集團等老牌企業所主導。
不過,相關專家表示,這一中國企業在海外發起的最大規模的敵意收購,突顯了中國在礦業領域變大變強的雄心。
浙江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內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這一收購明確了中國政府對于國有企業在海外資源和能源領域繼續進行大規模收購的支持。”上述負責人說。
昨日,浙江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徐劍鋒向記者透露,浙江一些民企也正與外方談判購買礦山,而且由于國外對中國國企的海外收購彌漫著一股抵觸情緒,民企反而更易獲得認可。
多位專家昨日對記者表示,雖然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已經抵消了中國企業資金上的優勢,尤其是海外并購對象的“起死回生”,正讓中國礦企海外并購變得困難重重,但是中國企業收購海外資源的迫切性依然讓投資具備價值。
“不過,由于被收購方所在國政治、安全、政策等風險,以及我國企業對當地法律不熟悉等方面的原因,企業應加強海外風險自控。”上述專家指出,印度、巴西等國家在國際礦業市場的大舉并購,也正在沖擊著中國礦企的海外并購“生意”。
名詞解釋
敵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又稱惡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是指收購公司在未經目標公司董事會允許,不管對方是否同意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收購活動。
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張少虎 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