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窖”年齡5000歲
與“木桶窖”相鄰近的地方,幾個環環相扣的地洞也引人注意。據正在現場測繪的陜西籍技工王師傅介紹,在400平方米的探方中,共發現了這樣的“灰坑”有13個,其中最大的直徑有1.7米,深有1.3米。
對于“灰坑”,蔣樂平解釋說:“這些坑在史前大抵也是古人用于貯藏東西的,后來荒廢不再使用,但現在我們可以根據里面所積存的灰土確定其當初的大致形狀?!?/p>
在發掘現場的一角,考古人員在一塊一尺見方的木板上,擺放了16件在現場發掘的一些代表性物品,其中有古鑿、石錛、石箭頭、石犁等磨制石器,器物的精致程度讓圍觀的人大為驚嘆。同時還有一批史前陶片。
靈山遺址透露出來的史前信息,讓蔣樂平欣喜不已:“根據現有的發現,我們可以推斷這一遺址屬于新石器晚期,距今大約有5000年的歷史。靈山遺址的發現,為浙、閩兩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找到了重要的中間環節,可以說填補了我國史前文化考古的一個空白。”
據悉,靈山遺址的文化層厚度大概在50厘米至100厘米。蔣樂平說,由于受地下水位等原因的影響,現有發掘的陶片完整性相對較差,接下來即將發掘的30厘米黑土層的保存情況估計會相對好些,也許會透露出更為豐富的文化內容。
靈山遺址的發掘工作,預計在4月底全部結束。目前,路橋區有關部門已經在著手研究對遺址及發掘出來的“木桶窖”的保護工作。
來源:浙江日報 編輯:張少虎 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