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杭州”一經推出,立即引發了各方關注。
網友“漸漸”說:“微杭州來了,相關部門的微博集合在一起,信息好找多了,我們徹底進入了網絡互通的時代。”
知名互聯網專家劉興亮認為,“微城市”這一概念值得肯定,利用微博這一新興載體,打造一個地方性交流的活動平臺,與一板一眼的政府機構官方網站相比,“微城市”的互動方式更為直接,也更具熱情。
劉興亮說,要想真正發展好“微城市”,需要重視官方微博管理的藝術性。不能還是“8小時工作制”的那一套,要更加體現網絡年輕化和靈活性的特點。同時,僅僅只有政府機構,事業單位是遠遠不夠的,“微城市”應該提供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全方位的信息,打造成一個真正符合市民需求的互動平臺。
微杭州 加油!
關注微城市、微杭州,是因為這或許又是一只不錯的“螃蟹”。
微博,被引進中國內地才三年左右,但因為其傳播迅速、高效、互動性強,已成為公眾信息獲取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各級黨委、政府和相當多的官員也開出了微博,通過微博了解民意、解決問題。
記得杭州曾多次榮膺“中國最佳商業城市”的桂冠,其中一條主要理由便是“高效運轉的政府”、“企業與政府打交道的時間全國最少”。如果杭州能借助微博的發展——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讓“高效行政”再上一個新臺階,對企業、對870萬杭州市民來說,那倒真是一個好消息。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