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和國慶的假期接連到來,不少家長想利用假期帶寶寶出門游玩一番,那么游玩中要注意哪些細節?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專家提醒市民,長假帶寶寶出游要特別防范腹瀉、哮喘和流感等疾病,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2歲以下幼兒盡量不要出遠門
上周,家住大夢山的蔡先生和太太帶著剛滿周歲的孩子樂樂回了趟湖南老家,兩地截然不同的飲食讓第一次出遠門的樂樂很快鬧起了拉肚子,蔡先生只好提前結束探親,帶著孩子回到福州。
“8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最好不要出遠門。”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王世彪表示,進入秋季晝夜溫差加大,病毒比較活躍。嬰幼兒的抵抗力本身就弱,旅行中不斷變化的環境和飲食容易讓寶寶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出現腹瀉等疾病的可能性加大,而母親飲食的不規律也會影響尚在哺乳期中的寶寶。
如果一定要帶寶寶出行,王世彪主任建議家長,在旅途中一定要注意溫差變化,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為主,多補充水分,少喝飲料,特別要保證綠葉菜的攝取。如果發現寶寶出汗要及時擦干,以免受風著涼。
少去人多擁擠場所
據王世彪主任介紹,進入秋季,兒科門診收治患上皰疹性咽峽炎、哮喘、肺炎以及紅眼病的嬰幼兒有所增加。因此,帶寶寶外出,最好選擇空氣流通的場所,盡量選擇乘坐內部環境好的交通工具。“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特別是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是輪轉病毒的易感人群,盡量少讓孩子在公交車、商場等空間比較封閉、空氣流通不暢的場所長時間停留。”王世彪主任說。
另外,出門時家長可帶一些兒童驅蚊防蟲藥水備用,在公園游玩時,最好不要讓孩子趴在草地上或者到鉆到草叢中,以免一些過敏體質的孩子出現皮炎、哮喘等不適癥狀。
王世彪主任提醒家長,因為福州天氣比較溫暖,9月份仍是手足口病的發病期,加上最近紅眼病多發,不管出門游玩還是在家,家長們要讓寶寶的手保持干凈,不要讓孩子用手揉眼睛,出現皮疹、發熱、眼睛發紅畏光等癥狀要及時送醫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