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力吹氣讓紙張互相吸引
用力吹氣時,東西通常會順著吹氣方向向遠處飛去。但這個游戲中,越用力吹氣,兩張紙反而靠得越近。步驟如下:1.將兩張紙平行放在手上,相距10厘米左右;2.用力向兩張紙之間吹氣,這兩張紙不僅不會互相排斥,反而相互吸引。
通過這個游戲告訴小孩,其實周圍空氣是有壓力,當空氣快速流動時壓力較小,紙張在外側的大氣壓力作用下,就會相互靠近。這游戲,除了紙張,也可以用較重的物品進行。比如用繩子將兩個蘋果懸在相距2~3厘米的位置,用力往蘋果中間吹氣,蘋果也會靠在一起。
五、左右手分不清
讓小孩將兩手往外翻轉,然后并到一起手指交叉相扣,再將交扣的雙手向內轉一圈舉到面前。然后跟孩子說:“媽媽指一根手指,你就將它抬起來?!比缓箅S便指一根手指,絕大部分小孩都會抬錯手指。
因為這一系列的動作會混淆孩子對左右的判斷,而且此時手指的排列方向與平時手指交扣舉到面前時完全相反,要在短時間內做出判斷,很容易發生混亂。如果指的是無名指或者中指,孩子除了搞錯左右手,連中指和無名指都會弄錯。
這個小游戲能讓小孩弄清楚左右手之分,還會鍛煉小孩對肢體的掌控能力,一定程度上還讓小孩變得有耐心。
六、換手做做看
讓小孩端坐在位置上,讓右手握拳輕敲膝蓋,再讓左手用手掌摩擦膝蓋;然后媽媽說,將左右手的動作互換一下。聽到指令后,大多數小孩兩只手會同時敲或摩擦膝蓋。
可以告訴小孩,人的左右手習慣做相同的動作,當左手敲膝蓋,右手摩擦時,突然要換動作,大腦會有點不知所措,但只要練習多次,就可以順利地完成換手做動作。
七、青蛙跳下水
“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噗通一聲跳下水?!薄皟芍磺嗤軆蓮堊?,四只眼睛十六條腿,噗通噗通兩聲跳下水?!薄@繞口令看似簡單,但一說快,不僅需要良好的口才、一定的計算能力,還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當然,大人要求說快一點,小孩只要不算錯數字,說慢一點都無所謂。一直下去,看誰先出錯。
八、反方向氣球
如果在旅游過程中發現路邊有氫氣球,買一個。關起所有車窗,讓小孩握著氣球的繩子,不要讓氣球碰到車頂和車窗。當遇到紅綠燈時汽車突然停下,人會往前傾,但氣球卻往后飄;等當汽車重新往前開時,人往后傾,但氣球卻向前飛。通過這個小游戲,向小孩解釋密度這一概念。車突然停下來,因為慣性人會前傾,空氣也一樣,但氫氣球內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所以會在反作用力的推動下向后移動;同樣的道理,當車子發動時,人會后傾,空氣會向后移動,氫氣球在反作用力的推動下向前移動。(周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