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對策
海外建廠、增加出口目的地
面對歐美國家頻繁出臺的反傾銷政策,行業內人士認為應該變被動防御為主動進攻。
張利民表示,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出口的目的地一定要多樣化。就油井管來說,目前中東、非洲、獨聯體國家的市場不斷上升。在出口地多樣化之后,不至于造成出口集中在某個國家或地區,萬一市場波動不至于毫無抵抗能力。”
“合理利用WTO的規則和區域貿易政策。一些企業可以考慮在海外建廠,現在歐美所征收的高額關稅基本上都是針對原產在中國的鋼鐵產品,如果我們在海外建廠,對大企業或出口為主的企業規避風險,應該是有益的。”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企業開始海外建廠。早在今年初武鋼就曾經和巴西公司合作,在巴西當地建設產能達到500萬噸的鋼廠。
對于目前中國企業面臨的 “雙反”困局,許中波表示,政府也在出面,“可以對美國進行反補貼調查。”
“許多國家只要出現大量進口,就會增加關稅,而我們尚沒有這種舉動。”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認為,在美歐等針對我方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情況下,國家相關部門在支持鋼鐵產品出口、防止國外進口鋼鐵產品沖擊國內市場時,采取的應對措施力度或稍嫌不足。
11月6日中國商務部對外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排氣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的進口小轎車和越野車進行反傾銷調查。
中國聯合鋼鐵網首席分析師馬中普認為,去年鋼市火爆時誰都不搞反傾銷,選在這時搞反傾銷,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很嚴重。我們的對策不僅是海外建廠、出口多元化,更應該積極主動面對。他指出,2010年國際鋼消費將是增長的,中國的出口也會是緩慢增長的,美國的反傾銷是一種短視行為,全球都應共同面對困難。
背景資料
美對華輸美油井管“雙反”大事記
過去兩年來,美國已對4種中國的鋼管類產品征收了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分別是環形焊管、薄壁矩形管、小口徑管線用管和焊接不銹鋼壓力管。
2009年4月8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和7家鋼管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申請,要求對中國油井管進行“雙反”調查。媒體稱,這是美國對中國發起的最大案值的 “雙反”調查案件,涉案的鋼鐵企業包括天津鋼管、寶鋼、鞍鋼等90多家中國鋼企。
美國商務部9月9日公布了反補貼初裁結果,裁定中國涉案企業10.9%~30.6%不等的補貼幅度。
美國商務部11月6日公布的反傾銷稅的初裁結果顯示,中國企業出口美國的油井管將被征收36.53%~99.14%不等的初步反傾銷關稅。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2009年12月1日舉行聽證會,并于2010年1月初作出損害裁決,反傾銷終裁預計于2010年3月19日做出。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