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金磚,重220千克 臺北黃金博物館
位于臺灣臺北縣瑞芳鎮(zhèn)金瓜石山城里的黃金博物園區(qū)黃金館里放置著一塊重達(dá)220.3公斤的純金金磚,據(jù)說這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大的金磚,大概價值約780萬美元。這塊金磚每天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游客前來親手觸摸,一圓“黃金夢”。據(jù)史料記載,從清朝起金瓜石就產(chǎn)金,鼎盛時期曾被稱為“東亞第一金都”,1973年后,金瓜石礦源逐漸枯竭,1987年礦場關(guān)閉,并將部分原址改建為黃金博物園區(qū)。
如果有一種金屬元素對人類的誘惑與折磨能延續(xù)幾千年,挑起戰(zhàn)爭與征服,催生帝國與貨幣,夷平高山與森林,那它一定是化學(xué)符號為AU的金。AU的名稱來自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歐若拉(AURORA)。如同這個贊美意味濃厚的名稱,黃金在人類文明史上一直是受到狂熱吹捧的稀有金屬,一直被視為華貴的象征。本文為你介紹未曾見過的千奇百怪的黃金.....

日本東京銀座,金雕像
當(dāng)?shù)V石含有天然金時,金會以粒狀或微觀粒子狀態(tài)藏在巖石中,通常會與石英或硫化物的礦脈同時出現(xiàn)。這稱為脈狀礦床金或巖脈金。天然金也會以葉片、粒狀或金塊的形式出現(xiàn),它們由巖石中侵蝕出來,最后形成沖積礦床的沙礫,稱為砂礦或沖積金。沖積金比脈狀礦床的表面含有更豐富的金,因為在巖石中的金與鄰近礦物氧化后,再流入河流,借助流水作用形成金塊。天然金通常含有8%~10%的銀,銀含量超過20%的稱為銀金。銀含量越高,顏色就越白,重量也越輕。金的密度相當(dāng)高,1立方米的金重量為19300公斤,而1立方米的鉛重量為1134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