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深兩市開盤30分鐘后,快速上拉,指數雙雙翻紅,隨后多空雙方圍繞上一交易日收盤點位展開爭奪。股指似死水微瀾,全天交投極不活躍。目前市場資金面壓力較大,在通脹水平持續回落的背景下,有關部門仍有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動力。但遠水難解近渴,再次“降準”也只能寄希望于新年元旦過后了。最后滬市以2173.56點報收,上漲3.55點,漲幅僅0.16%。
盤面顯示:長假在即,酒店旅游股領漲于大盤,汽車股也有一定活躍,部分ST股票撞上漲停,另外,醫藥板塊中也有相當個股翻紅,總體看,消費類股票走得比較強,但也算是矮子里拔長子,乏善可陳。
隨著溫州宏豐本周三首次公開發行1771萬股A股,2011年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終于“收官”。統計顯示,今年滬深兩市共有276家公司IPO,共計募集資金2720.02億元。周三上證指數也再次創出本輪調整以來的盤中新低。上證指數今年以來的累計跌幅超過22%。而伴隨著新股發行數量的不斷刷新,“三高”發行問題也越發突出。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215只新股遭破發,破發率高達78%,成為2009年IPO重啟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其中,4月28日上市的龐大集團堪稱“史上最慘新股”,12月28日該股收盤的復權價較45元的發行價跌去66.33%。由于該股上市后的最高價距離發行價還有一大截,因此凡是中簽該股的投資者都要承受較大虧損。企業上市可謂笑逐顏開,可是“三高”發行害慘了股民卻無人問津,龐大集團預計募集資金18.51億元,而實際募集資金多達63億元,由此超募“圈走”了44.89億元,該股上市沒幾天,業績就變臉,其股價并沒有給投資者帶來回報。龐大集團上市是滬深股市典型的“重融資輕回報”的惡果體現。
其實,2011年對于新股市場而言可謂流年不利,在1月7日首批上市的新股中便出現了安居寶這樣的首日破發股。1月13日-2月1日期間A股迎來今年第一波新股破發潮,此后4月至5月上旬、6月中上旬、9月下旬期間A股市場又先后迎來三波新股破發潮。而本周三,新股開盤即破發的噩夢再度降臨A股,宏磊股份和衛星石化兩只登陸中小板的新股雙雙以破發價開始全天的交易,至收盤時兩股分別下跌7.81%、10.88%,兩股首日換手率均不到40%,創出3個月以來新股首日換手率的新低。
今天將是2011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不管是主力機構還是小散都已無心戀戰。而機構年底一般都存在調倉的需求,同時部分機構為了自身業績考核的需要和應付財務統計的數據,機構都會對手中籌碼進行一些調整和重新配置。體現在盤面上,往往都是一些有心無力的走勢。而今年由于行情受制于多重因素的干擾,更顯得蕭殺冷清,機構密集的一輪輪絞殺A股,使得中小投資者無法透氣。相信過了新年元旦和春節長假后,股市會比現在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