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哈資料圖
1999年蘇哈曾與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在約旦河西岸會晤。在會談期間,蘇哈毫不避諱地抨擊以色列軍隊向巴勒斯坦人施放毒氣炸彈,導致巴勒斯坦人患癌癥的人數不斷上升,其中包括一些兒童。蘇哈的一席話讓希拉里感到十分尷尬,在美國和以色列引起軒然大波。希拉里后來在回憶錄中說蘇哈的講話使她震驚不已——“與她的擁抱相吻是我競選參議員時最大的錯誤。”
2001年,蘇哈在接受沙特阿拉伯一家婦女雜志采訪時稱,自己和女兒也成為政治攻擊的目標。她對記者說,以色列出動直升機襲擊了加沙城阿拉法特的官邸,幸好全家人均不在,窗戶玻璃都打碎了。“我知道女兒和我都是政治目標,所以我老是換地方。但我并不害怕。”此外,她還表示反對當時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社會福利機構的代表團成員接觸,因為以色列要對“我們的孩子的問題負責”。這與當時巴勒斯坦的政策并不相符,也讓巴高層官員極為不滿。
有媒體披露說,阿巴斯曾經反對阿拉法特和蘇哈的婚姻,阿巴斯曾經告誡蘇哈要遠離巴勒斯坦政治。但這似乎并沒有阻止蘇哈繼續發表政治言論。有一次當巴自治當局正在努力鎮壓巴武裝組織的時候,她卻對這些組織表示同情。2002年,當阿拉法特譴責所有“針對平民的恐怖行為”時,她卻對媒體表示說,如果自己有一個兒子,愿意把他奉獻給巴勒斯坦的解放事業。
事實上,蘇哈與阿拉法特身邊的巴勒斯坦高官關系一直不睦。她曾經指責阿拉法特的隨從貪污,她自己則被批評為生活奢侈、喜愛炫耀。為此,阿拉法特的顧問團不得不要求蘇哈在政治中保持低調。在阿拉法特病危期間以及病逝后,蘇哈又一次與政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阿拉法特病危前,蘇哈一直帶著女兒在巴黎生活,甚至連阿拉法特70歲壽辰都沒有參加。但是阿拉法特病倒后,蘇哈毅然決然地返回拉馬拉,并親自陪同阿拉法特前往巴黎就診。人們注意到,從阿拉法特入院第一天起,蘇哈就一手掌握了發布阿翁病情的權利,并且盡力阻撓巴方其他高官前往巴黎探視病情。有媒體評論說,在阿拉法特就醫期間,蘇哈儼然如新聞發布官,阿翁的所有情況發布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可謂是“一婦當關,萬夫莫開”。
2004年11月8日,蘇哈在與媒體通話時,將庫賴和阿巴斯的探視行動說成是為了要“活埋阿拉法特”。此語一出,人們紛紛猜測,阿拉法特的此次病重可能會引發巴勒斯坦內部權力爭斗的序幕,同時認為蘇哈可能已與強硬派達成共識,企圖奪取權力。時任阿拉法特辦公室秘書長的塔義卜?阿卜杜拉?拉希姆隨即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指出蘇哈的言論無法代表巴勒斯坦人民,指責“她試圖破壞巴勒斯坦領導層的決定,她試圖成為惟一的決策者”。
但隨后的事實表明,在阿拉法特逝世后,蘇哈并沒有以一名政治家的身份參與到巴勒斯坦決策中去。實際上,蘇哈在參加完丈夫的葬禮后,立即前往突尼斯,在那里與女兒過著衣食無憂、遠離政治的生活。于是人們紛紛猜測,蘇哈在阿拉法特住院期間的種種表現實際上是為了巨額遺產。而對金錢的態度,也成為外界全面解讀蘇哈的又一個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