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盡管在動身前傳出暗殺威脅,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身影10月16日還是出現在了伊朗首都德黑蘭。作為二戰以來首次訪問伊朗的克里姆林宮領導人,普京的伊朗之行被認為具有歷史意義。

普京與內賈德出席里海沿岸國家峰會。
***普京按原計劃訪問伊朗
伊朗總統內賈德表示:“您(普京)的到來象征著里海沿岸國家的團結、友好和睦鄰關系。”在普京準備前往伊朗的前一天,俄羅斯媒體報道說有情報顯示,一批自殺式炸彈襲擊者準備在普京訪問伊朗期間發動暗殺襲擊。盡管普京本人也獲悉了暗殺情報,但他表示不會因此改變訪問伊朗的計劃。
不過普京的伊朗之行還是稍微推遲了幾個小時,他原定15日晚抵達伊朗,但他的飛機直到16日上午才降落在德黑蘭機場。伊朗媒體報道說,為了確保普京的安全,一輛裝甲車已經提前被空運到德黑蘭。當天德黑蘭街頭戒備森嚴,普京的行程也極為保密。
普京是60多年來首次訪問伊朗的俄羅斯領導人。上一位訪問伊朗的俄羅斯領導人是時任蘇聯領導人約瑟夫·斯大林。1943年,他與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以及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德黑蘭舉行了著名的三國首腦會議。
***反對在里海地區動武
普京此次伊朗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參加里海沿岸國家峰會,出席會議的還有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以及伊朗等國領導人。
因為懷疑伊朗有制造核武的野心,美國方面一直不肯排除用武力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可能性。此前有俄羅斯媒體報道稱,華盛頓方面可能會與阿塞拜疆協商,要求使用該國的軍事設施對伊朗發動襲擊。
普京在16日的峰會上表示:“我們不應該有在這一地區動武的念頭。我們需要形成一致意見,即不可以利用里海沿岸某個國家的領土來進攻別國。”
里海沿岸國家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美國希望繞過俄羅斯修建穿越里海的能源管道,向西方運輸能源。但普京在峰會上表示,有關項目需要得到里海沿岸5個國家的首肯方可實施。“若沒有得到我們5個國家的事先許可,可能對這一地區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項目不可以實施。”
***試圖說服伊朗棄核
除了參加峰會,普京還將與伊朗總統內賈德和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舉行會談。
俄羅斯官員透露,伊朗核問題將是普京與內賈德會談的首要議程。目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要求加大對伊朗制裁的呼聲正越來越高。普京此前表示,他將代表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以及5+1小組成員國德國與伊朗就核問題進行協商。
“相信我,我們能夠(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我們必須表現出耐心。威嚇伊朗領導人和伊朗人民毫無意義,”普京表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15日與普京會談后表示,還有機會勸說伊朗政府回到談判的道路上來。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湯姆·凱西表示,美國政府希望普京向伊朗傳達各方對伊朗不能遵守國際社會約束的憂慮。
此外,由俄羅斯承建的伊朗布什爾核電站也將成為兩國領導人會談的重要議題。作為伊朗境內首個核電站,這個項目幾經拖延,至今仍未完工。俄羅斯方面指責伊朗拖欠工程款,但伊朗方面認為俄羅斯在西方壓力下故意拖延工程進度。(江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