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0月2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了凝聚了全球1400名頂尖科學家心血的《全球環境展望-4》(GEO-4)綜合報告。為地球“會診”的結果令人觸目驚心——自1987年以來的20年間,人類消耗地球資源的速度已經將我們自身的生存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
聯合國10月25日發布《全球環境展望-4》(GEO-4)綜合報告
據英國《泰晤士報》10月26日報道,這份報告中運用多種模式,分別對大氣、土地、水和生物多樣性進行評估,并在評估的基礎上對各地區以及全球環境進行分析和預測。報告指出,環境變化的威脅是目前最迫在眉睫的問題之一,人類社會必須在本世紀中葉之前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由于全球人口的膨脹,地球的生態承載力已經超支1/3。人類農田灌溉已經消耗了70%的可用水。預計到2025年前,發展中國家的淡水使用量還將增長50%,發達國家將增長18%。報告稱:“水需求量的日益增長將成為缺水國家無法承擔的負擔。”同時,水質的下降趨勢仍在繼續。從全球范圍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類致病、致死的最大單一原因。
當前生物多樣性銳減的速度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快的。在已經被全面評估的脊椎動物物種中,30%的兩棲動物、23%的哺乳動物和12%的鳥類的生存受到威脅。“第6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而這一次原因是人類活動。”為了滿足自身的食物需求,人類還會繼續發展農業并開拓耕地,但這對其它物種來說則意味著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在地球長達40億年的歷史上,曾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最近一次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的白堊紀末,恐龍就是在那次大滅絕中從地球上消失的。
這份報告還首次將世界劃分為非洲、亞太、西亞、歐洲、拉美和加勒比、北美和極地7個地區,進行了分地區的環境評估和預測。對于擁有全球60%人口的亞太地區來說,環境資源的消耗和廢物處理是其面臨的首要問題,包括城市空氣質量、淡水、農業用地使用、電子和有害廢物的非法走私。
***“希望這是最后一次警告”
“全球環境展望”是在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倡導下開展的一項重要聯合國項目。UNEP此前已分別于1997、2000和2003年發布了3個全球環境展望報告。
最新的報告是聯合國迄今發布的最全面的環境報告,共分為10個章節。來自世界各國的近400名科學家分為10個小組,分別負責其中一章內容的調查和起草,其中157人是48個國家政府直接指定的專家,其它人則是從47個國家的50多個研究中心挑選的各領域權威。此外,還有1000名科學家負責報告的審核。預計UNEP以后每5年會發布一次全球環境展望綜合報告,期間每年發布年報。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表示:“自1987年聯合國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環境報告以來,我們已經聽到無數次警告聲。我真誠地希望GEO-4是最后一次。對大自然和地球資源的系統性破壞已經到了這樣的關頭——世界經濟體的經濟生存能力受到嚴重挑戰,而我們為子孫留下的賬單是他們無法負擔的。”(康娟)
***相關鏈接:1987年-2007年地球的變化
·地球總人口增長了34%,達到67億。隨著城市化的加劇,在2007年,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的狀況。
·全球人均年收入增長40%,達到8162美元。
·地球每年失去7.3萬平方公里森林,相當于英國威爾士面積的3倍。
·每年有7.5萬人死于自然災害。
·發展中國家每年有300萬人死于與水有關的疾病,大部分是5歲以下兒童。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農業產量平均提高39%。
·為了灌溉或發電需要,人類已在世界60%的主要河流建水壩或令其改道。
·淡水魚數量下降50%。
·世界一半以上的城市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制訂的污染標準。
(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