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聯合國安理會3月3日以14票贊成、1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關于伊朗核問題的第1803號決議,決定進一步加大對伊朗核計劃及其相關領域的制裁。而伊朗方面對于這項決議的出臺依然不予理睬,發誓將繼續進行核活動。
***安理會出臺對伊朗新制裁決議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是安理會自2006年12月以來通過的第三份制裁伊朗的決議。新決議繼續要求伊朗暫停鈾濃縮等活動,并在前兩份決議的基礎上增加了對伊制裁的新措施,其中包括增加凍結12家公司與13名個人的資產,他們都與伊朗的核活動及彈道導彈計劃相關聯,還要求對于其中5人的出行加以限制。決議呼吁各國對伊朗的金融活動保持警惕、依法有條件地在機場和港口檢查伊朗空運公司和伊斯蘭航運公司的貨物等。此外,決議還要求對兩家可能與伊朗核活動有關聯的銀行——伊朗國家銀行(Melli Bank)及Saderat銀行——實行金融監管。
決議重申應當通過政治和外交談判和平解決問題,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發揮作用,并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在決議通過后的90天內就伊朗是否已經執行該項決議提交報告,以便安理會進一步采取適當措施。為了體現該決議旨在推動談判的目的及其可逆性,決議還規定,如果伊朗采取積極步驟執行決議,安理會將暫停、甚至終止所有制裁。
在當天的投票表決中,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只有非常任理事國印度尼西亞投了棄權票,印尼常駐聯合國代表納塔萊加瓦在表決前所作的解釋性發言中說,印尼認為安理會進一步加大制裁伊朗將不利于伊朗正在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的合作,因此決定投棄權票。
***聯合國決議受到六國肯定
對于這次聯合國出臺的新決議,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以及德國等六國表示,這個決議為解決日益升級的伊朗核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國際解決方案”。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大使在表決后發言稱,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通過新決議,既是國際社會維護核不擴散機制的又一次努力,又表達了各方對盡早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期待。新決議的目的不是懲罰伊朗,而是推動激活新一輪外交努力。有關制裁措施不針對伊朗人民,也不影響各國與伊朗之間正常的經貿和金融往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3月4日也就該項決議發表評論說,中方始終認為外交談判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選擇,并呼吁有關各方保持耐心、顯示靈活、體現誠意,來尋求伊朗核問題的持久、全面、妥善的解決。中方將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秦剛還表示,中方在討論伊朗核問題時一向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方面主張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權威性,反對核武器的擴散,另一方面也主張維護世界和地區的、特別是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此外,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凱西3月3日發表談話,對聯合國安理會當天通過第三份制裁伊朗的決議表示歡迎,同時敦促伊朗按照安理會的要求改變目前在核問題上的行為。他表示,安理會通過新的決議形式承認伊朗核計劃所造成的威脅,希望這一決議能夠促使伊朗轉變立場,停止可能用于生產核武器的鈾濃縮活動。
***伊朗堅持強硬態度
伊朗駐聯合國大使穆罕默德?哈扎伊在此次安理會投票前表態,伊朗政府不會遵循反對伊朗發展“用于和平目的核項目”的“非法行動”。他指出,伊朗無法接受在法律上存在缺陷、在政治上具有強迫性的要求,并表示:“歷史告訴了我們,壓力、恐嚇以及威脅是不會使我們的國家放棄基本的合法權益的。”
此外,伊朗原子能組織副主席賽義迪3月3日早些時候也指出,如果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有關制裁伊朗的新決議,不僅無法幫助解決伊朗核問題,而且會使相關問題進一步復雜化。
據悉,在出臺此次決議之前,聯合國安理會已經分別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3月通過了包含對伊朗制裁內容的第1737號和第1747號決議。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伊朗與該機構的合作出現了進展,但是伊朗仍然沒有暫停鈾濃縮活動,該機構目前仍然無法確定伊朗核計劃是否僅應用于和平目的。(康娟,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