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生命接力——四川地震傷員大轉移紀實
    [ 2008-05-25 20:07 ]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喪失了親人,忍受著傷痛,劫后余生的人們正在尋找療傷的空間——“5·12”地震發生后,全國各地迅速設立的愛心病房,正在向他們敞開溫暖的懷抱。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命接力:根據衛生部的計劃,截至5月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貴州、云南、陜西等18個省份,共轉運傷員8000人。

    這是一葉全民共筑的愛心方舟:從醫院到普通市民,從醫護人員到志愿者,人們正在竭盡所能,救治他們的傷痛,安撫他們的心靈。

    與生命的極限賽跑

    快、快、快——這是22日,江蘇省南京市鼓樓醫院接到從華西醫院轉運傷員的通知后,骨科病房的緊急號令。為了對病人進行及時救治,醫生們連夜討論傳真來的病例,并叮囑陪護的醫生在飛機上就為5名需要手術的傷員作術前準備。

    23日傍晚,運送31名傷員的飛機剛抵達機場,醫生們就登機將傷員分類,優先運送準備手術的傷員。當日22時15分,汶川縣映秀鎮94歲老人馬清云第一個被推出手術室,從下飛機到結束手術只用了3個小時。醫生們連夜完成5例手術,又于24日、25日先后完成8例手術。

    “時間就是生命,盡快完成手術,不僅能挽救生命,還能有助于傷員功能的恢復。”鼓樓醫院骨科主任邱勇教授說。

    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00名轉運來的傷員中80%以上已骨折。一位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女學生被送到醫院時,已因右小腿嚴重擠壓受傷而重度休克,命懸一線。醫生們爭分奪秒,在她幾次險些停止呼吸心跳的情況下,為她實施清創和肢體修復保肢手術。最終,她不僅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腿也保住了。

    為她實施手術的倪衛東教授已連續38個小時沒有睡覺。他說:“保住她的腿,可以改變她的一生。”

    四川都江堰市白峨鄉紅火村的汪術良是從四川轉院到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的35名地震傷者之一。他的腰椎在地震中被砸傷,住院的當天,醫生就立即為他進行了腰椎減壓和內固定手術,術后病情穩定。

    記者看到他時,汪術良正躺在病床上不停地屈伸著雙腿,一名護士邊為他揉搓著胳膊邊說,手術做得很成功,不會留下后遺癥。汪術良笑笑,豎起大拇指。

    點點滴滴見真情

    在武漢協和醫院,位于住院部5區的25間“愛心病房”是全院條件最好的病房。醫院為每位傷員配備一名醫生、一名護士和兩名心理輔導志愿者;為每位傷員免費開通了一條電話“親情熱線”;為每位傷員準備了500元現金“愛心紅包”;為每位傷員送上了一封慰問信和鮮花。

    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病房門上原本貼上了“我們都是你的親人”的標語。但念過心理學的護士長孫亞鈴卻提出:“這樣無異于暗示他們失去了親人、強化了悲傷的回憶。”醫院立即決定撕去標語,只保留了每扇門上的“愛心病房”心形標志。

    在武警云南總隊醫院的“愛心病房”,護理部主任杜美翠每天都向護士們重復著這樣的叮囑:“擦洗好身體,清理好大便……”

    79歲老人鄧幫秀由于腰椎壓縮性骨折、骨盆骨折、大小便失禁,屁股上已經生了褥瘡,加上老人聽力不好,說話不太清楚以及傳統觀念的影響,老人不太配合護理工作。為此,護士采取特殊的護理方式,每個小時為她翻一次身,清理一次大便,下午再擦洗一次身體。幾天過去,老人的褥瘡已開始愈合,疼痛減輕后也不再呻吟。

    據江蘇鼓樓醫院骨科護士長陳麗萍介紹,傷員運到醫院后,就給他們更換新的病員服、擦身清洗傷口,幫助很多傷員解決排便困難,清理褥瘡。很多傷員從最初的由于災害而導致的畏懼陌生環境轉向適應,欣然地接受醫護人員幫助他們洗頭、擦身、剪指甲。

    記者在各傷員接收地的愛心病房內看到,幾乎每家醫院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將條件最好的病房留給地震災區的傷員;毛巾、飯盒、臉盆、拖鞋……每一樣傷員的生活必需品都擺在他們觸手可及的地方。

    有的醫院為病人準備了收音機和手機,方便他們和外界聯系,了解家鄉的情況;有的醫院還為病人開通“親情熱線”,方便他們和親屬、朋友聯系,傾訴內心的傷痛;還有的醫院專門聘來川菜師傅,讓傷員和家屬重新找到家的感覺……

    在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來自四川雅安市的鄢邦興的左腿已截肢。他告訴記者,自己已日漸樂觀起來。“在最困難的時候,有很多人在幫助我。”

    讓愛心不斷傳遞

    拉著孩子們的手,陪他們聊天……22歲的第四軍醫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研究生高婷志愿來到陜西西安的西京醫院骨科病房,為來自災區的孩子進行心理輔導。

    西京醫院收治了100多名來自四川地震災區的傷員。其中有幾位是來自地震重災區四川北川縣北川中學的學生。文世紅,北川中學高一學生;牟茂春,北川中學高二學生,幾天來,小傷員的姓名和傷情高婷都熟記于心。

    高婷說,雖然這些孩子幸運地活了下來,但在他們內心,地震留下的恐懼卻難以驅散。“我們必須和他們成為真正的朋友,幫助他們正視災難,重樹信心。”

    在小傷員眼中,高婷是一位溫和貼心的大姐姐。其實,她的內心并不平靜。高婷的家鄉,就在這次大地震的震中--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直到地震發生后第三天,她才得知父母均在地震中受傷,現在已被轉運到廣州接受治療。

    在全國各地接收傷員的醫院,像高婷這樣的志愿者還有很多。在已接收400名四川災區傷員的廣東,已有2500多名愛心人士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報名爭當心理救助志愿者。

    廣州青年志愿者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首批上崗的150名志愿者經過醫療知識、溝通技巧、心理輔導、災后心理調整等方面的嚴格培訓后,于23日下午走進各大醫院開展陪護和心理輔導工作,按1:3的比例由志愿者輪班陪護災區傷員。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系研究生黃宇是四川綿陽人,心系著家鄉的災難,他成為廣州紅十字會醫院接納地震傷員的首批志愿者。當黃宇把一串千紙鶴和愿望星掛到傷員王廷貴的床頭時,這位60歲的老人露出久違的笑容,連聲說:“謝謝,謝謝小兄弟。”

    來自北川的傷員蔣洪友,在搶救鄰居的過程中因房屋倒塌受傷,自己有7位親人至今下落不明。25日是他40歲的生日。上午,當醫院送上鮮花和大大的生日蛋糕時,他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淚流無語。

    災難面前,全社會都自發地伸出援手。在接收傷員的醫院門口,很多人留下錢、物,搬來一箱箱牛奶、水果。醫院工作人員來不及問他們的姓名,只能記下他們祝福的話語。在湖北省武警總醫院,一些市民自發到醫院探望傷員,絡繹不絕的程度使醫院不得不設立預約制度。

    初夏時節,無論在哪一所醫院,躺在哪一間病房,來自地震災區的傷員都可以望見窗外茂密的綠蔭,享受滿屋鮮花的芬芳,收到來自祖國各地的問候。

    或許,他們還要很久才能走出陰影,停止哭泣,但匯聚的愛心已似陽光,不斷給予新生足夠的力量。

    (來源: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 編輯:婧遠)


     

       今日選萃
     
    | 關于中國日報網站 | 關于環球在線 | 發布廣告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工作機會 |
    版權保護:本網站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站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站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91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曰韩中文字幕在线中文字幕三级有码|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