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括麻生太郎(右三)在內的5名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在選舉結束后與前總裁福田康夫握手慶祝

經歷幾次競選失敗后,麻生太郎9月22日終于坐上了自民黨總裁的寶座

麻生太郎當選自民黨總裁,笑逐顏開

麻生太郎當選自民黨總裁后,想黨議員們鞠躬致謝

麻生太郎當選自民黨總裁后,與現場議員一起舉手慶祝

現自民黨干事長代理細田博之將出任干事長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當地時間9月22日下午,68歲的日本自民黨干事長麻生太郎當選第23任自民黨總裁。根據自民黨參眾兩院議員及都道府縣地方支部代表投票結果,麻生以巨大的優勢擊敗另外4名候選人。按照程序,麻生將于24日被提名為第92任日本首相,并于當天組閣。
***麻生獲壓倒性勝利
日本自民黨于北京時間9月22日下午1點05分召開眾參兩院議員全體會議,進行自民黨新總裁的投票和計票工作。大熱門麻生勢不可擋,在總共527張議員票和地方票中共獲得351票,遙遙領先于另外4名候選人,得票率達66.6%。其中在141張地方票中,麻生更是獨得134票,得票率高達95%。
此次競選自民黨總裁的候選人多達5名,是1971年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除麻生太郎外,還有前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經濟財政擔當大臣與謝野馨、前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石原伸晃和前防衛大臣石破茂。
當選總裁后,麻生在自民黨眾參兩院議員大會上表示:“總選舉的勝利才意味著達成天命”,明確表示將與小澤一郎率領的民主黨一決雌雄。麻生還與前總裁福田康夫首相會面,福田向他表示了祝賀。自民黨總裁任期3年,前總裁小泉純一郎在2006年9月任期屆滿后經由選舉交棒給安倍晉三,結果安倍只擔任1年就辭職。繼任的福田康夫也只1年就請辭,麻生的任期將是福田留下的任期,至明年9月屆滿。
日本國會隨后會在24日投票選出新首相。依照日本憲法,首相由眾議院選舉產生,由于自民黨、公明黨執政聯盟議員占了眾議院2/3席位,因此麻生出任新首相、接替已宣布辭職的福田康夫已成定局。
***“準內閣”名單部分曝光
總裁選舉同時,新一任自民黨干部和內閣成員也逐漸浮出水面。自民黨代理干事長細田博之已答應麻生出任干事長,政調會長保利耕輔、總務會長笹川堯、選舉對策委員長古賀誠、國會對策委員長大島里森、選舉對策副委員長菅義偉都將留任。輔助干事長工作的黨顧問則將由71歲的前首相森喜朗擔任。
據悉,麻生有意任命國會對策委員長大島理森擔任官房長官。大島理森曾任小泉內閣農林水產大臣,福田康夫組閣后,他出任國會對策委員長,專門負責和在野黨交涉。他人脈極廣,非常善于在“扭曲國會”(朝野兩黨分別把持眾參兩院)局勢下處理同在野黨的關系。另外,大島理森還是日本議員“北京奧運會支援會”的干事長代理。
據悉,另外幾名總裁候選人也可能在新內閣中謀得重要職位,與謝野馨將留任經濟財政擔當大臣,石原伸晃很可能出任干事長代理,石破茂也將進入麻生內閣。但小池百合子此前曾宣稱,她與麻生“政策觀點差異太大,不可能在一個內閣中共存”,暗示她不會進入麻生內閣。
***預計最早10月大選
其實麻生當選自民黨總裁及隨后問鼎首相從一開始就懸念不大,目前的焦點更多地集中在日本何時舉行大選。在去年7月贏得參議院多數席位的反對黨要求首相解散眾議院立即舉行大選,自民黨也希望利用當前的“麻生人氣”和總裁選舉制造的聲勢,盡早與民主黨一決雌雄。媒體預計自民黨最早會決定在今年10月舉行大選,最晚也必須在明年9月自民黨總裁任期屆滿前進行。麻生能否繼續待在首相的位子上,還要看大選的結果。
日本媒體分析說,自民黨總裁選舉以麻生太郎取得壓倒性勝利而告終,這一結果折射出的卻是自民黨議員對于近在咫尺的眾院選舉的擔憂,認為要維持政權不得不依靠麻生的人氣。集中支持麻生是因為缺乏其他選項,自民黨喪失活力和人才匱乏的弱點暴露無遺。
自1955年建黨以來,自民黨一直處于執政或聯合執政的狀態,其在野的時間只有10個月。自民黨代表著日本為數眾多的保守派和親美勢力并長期依靠農民、大企業和中產階級的支持。在自民黨的執政下,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很快擺脫了二戰戰敗國的陰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自民黨也頗受日本民眾歡迎。不過,自民黨黨內派系斗爭激烈而且丑聞不斷,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民黨的形象。
雖然麻生在民眾中頗有人氣,但人們對連續兩任首相中途下臺也多有怨言,下屆眾院選舉對自民黨無疑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麻生在總裁選舉中強調“把經濟景氣對策作為首要任務”。但除了政府和執政黨先前已經制定的綜合經濟政策之外,他并沒有開具明確的“處方”。連續三代首相都無法獲得國民信賴雖然已成事實,但麻生首先還是應該在下屆臨時國會上讓“麻生色彩”更加鮮明。日本國民希望麻生能夠拿出經營企業的能耐來經營日本,使日本盡快走出經濟困境。
在日本民主黨方面,小澤一郎9月21日第三次當選黨代表。小澤決定維持代表代理菅直人、干事長鳩山由紀夫及政調會長直島正行等現有領導班子,第三屆任期由此正式啟動。在黨代會結束后舉行的記者會上,小澤表示,如果實現了政權更迭,將與社民黨和國民新黨等政黨在內閣或外部謀求合作。
***中日關系有何變數?
如果麻生繼任首相,他將如何推行日本外交政策是國外媒體最關注的焦點問題。俄羅斯塔斯社在22日的報道中稱,麻生“被視為行事果斷但不夠謹慎的保守政治家”、“曾擔任過外務大臣等重要職務,是日本最有人氣的政治家之一”。
在日美關系方面,熟悉對日政策的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部長邁克爾?格林認為, 不管是為了保持良好的日美關系、還是為了東亞的穩定,日本能擁有長期穩定的政權都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要素,麻生的能力將備受關注。他認為,麻生比福田康夫更具有重視日美同盟的傾向。
韓國政府目前尚未就麻生太郎22日當選自民黨新總裁一事發表正式評論。由于麻生多次失言,例如2003年聲稱日本殖民朝鮮半島時強制推行日式姓名(“創氏改名”)是出于朝鮮人的要求,韓國國內普遍認為他是“右翼政治家”。韓國各大報紙也很擔憂麻生就任首相將使日韓關系陷入停滯。另一方面,一些熟悉麻生的韓國政府人士則認為他能夠對日韓關系采取現實態度。麻生任外務大臣期間擔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的宋旻淳曾明確表示“麻生有解決問題的愿望”。與麻生打過多次交道的駐日韓國大使柳明桓也向韓國媒體表示麻生是“一名相當合理、重視韓日關系的政治家”。
法新社發表分析文章認為,福田和麻生最大的不同可能會表現在日本的外交方面。以“鷹派”著稱的麻生被公認為是保守派政治家,如果他繼任“可能會令沉寂一段時間的日中歷史遺留問題爭吵重新開始”。報道稱,福田突然辭職,首先影響的將是中日韓三國首腦峰會的日程。同時,法新社認為,麻生雖是自民黨內民意支持率最高的政客,但其生硬的保守派觀點卻常遭到外國批評。《華盛頓郵報》稱,麻生在擔任外相時就曾表示“擔憂中國軍力增長”,他的上臺“可能會使日中關系受到影響”。
西方媒體的這種擔憂在中日兩國媒體雖然也有所反映,但這種不安情緒并不強烈。日本朝日新聞社全球總編輯木村伊量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日中關系在小泉時代經歷了非常嚴峻的時期,但在此之后,安倍、福田首相相繼訪華,兩國關系已經回到正常的軌道,正向好的方向發展。麻生太郎雖然算不上親華派,但曾經擔任過外務大臣的他對日中關系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使日中關系脫離正確軌道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我個人堅信福田目前對華政策應該會得到堅持,”木村先生說。
9月21日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前一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見日本日中經濟協會代表團時,闡述了中方對“后福田時代”中日關系的立場。胡錦濤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日關系,愿同日方一道,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指引下,進一步增進戰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擴大人文交流,加強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協調配合,妥善處理有關敏感問題,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持續深入發展。”
***相關鏈接:麻生太郎內外政策主張
經濟對策
麻生認為日本經濟完全恢復景氣需要3年時間,問題在于“如何將經濟這塊蛋糕做大”。他表示將分三步重振經濟:首先出臺針對經濟現狀的對策,其次是中期財政重建,最后是通過中長期改革促進經濟成長。麻生認為現階段應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并對設備投資等減稅。有關消費稅稅率問題,他指出“在景氣恢復至一定水準前不會提稅”,主張3年內維持消費稅率不變。
外交安保
關于海上自衛隊的印度洋供油活動,麻生強調“日本單獨停止供油的做法不合常識”,主張有必要制定允許隨時向海外派遣自衛隊的永久性法律。
麻生任外務大臣時曾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構想,主張應加強與民主主義國家的合作關系。鑒于有分析批評這一構想是針對中國,麻生表示“應該歡迎中國的經濟成長,不會采取敵視態度”。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