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在墨爾本會展中心舉辦的工黨“選舉之夜”上,澳大利亞現任總理朱莉婭·吉拉德向支持者發表演講。澳大利亞2010年聯邦選舉21日晚計票工作持續5個多小時后,仍沒有一個政黨在議會中贏得半數以上議席,選情膠著,勝負難分。計票工作從當地時間21日18時開始。在約76%的選票被統計后,現任總理朱莉婭·吉拉德領導的工黨獲得70個席位,而自由黨黨首托尼·阿博特領導的反對黨聯盟獲得72個席位。另外,綠黨獲得1個席位,獨立議員得到4個席位。計票工作目前仍在進行中。
澳大利亞聯邦議會選舉21日舉行。截至22日下午,計票工作在各方的焦急等待中歷時20多個小時仍未產生最終結果。澳主要政黨和當地媒體均認為,很難有一個政黨將獲得眾議院150個議席中的過半席位,澳大利亞70年來首次出現沒有多數黨的“懸空議會”已難以避免。
情況罕見 意料之中
當澳大利亞人22日早上一覺醒來的時候,他們發現前一天的投票居然沒有能夠產生新一屆政府。這樣的情況,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有生以來還從未遇到過。
截至22日下午,官方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執政的工黨目前獲得70個席位,反對黨聯盟獲得72個席位,綠黨贏得1個席位,無黨派人士贏得2個席位,5個席位的歸屬未定。
分析人士預計,工黨和反對黨聯盟各自最終的議席數都很難超過75個。因此,誰能爭取到無黨派議員和綠黨的加盟以贏得議會過半數席位,誰就能上臺執政。
雖然這屆“懸空議會”是自1940年以來首次出現,但也并非完全出人意料,因為在過去幾個星期的民意調查中,工黨和反對黨聯盟已經多次出現選民支持率不相上下的情況。面對如此接近的選情,很多資深分析人士直到投票前的最后一刻都無法預測這次大選的結果。
組閣困難 政局難穩
“懸空議會”的產生,對澳大利亞政壇會有什么影響呢?顯然,“懸空”帶來的只能是“不穩”。
一方面,它意味著投票結束了,但選舉沒有結束。
本來,工黨領袖、現任總理吉拉德以及自由黨黨首、反對黨聯盟領袖阿博特在經過5周緊張激烈的競選活動后,可以在投票結束后松口氣——無論是勝是敗。但現在,政府無法產生,迫使他們無法休息,他們必須抖擻精神,從投票結束后的第一天起,就展開新一輪更為激烈的較量——爭取把無黨派議員和綠黨拉到自己的陣營中來,以組成聯合政府。
現在,兩個黨派重新站在起跑線上,而且機會均等。誰先獲得幾位無黨派議員和綠黨的青睞,誰就能取得勝利。如果無黨派議員和綠黨分別投靠不同政黨而導致沒有一方能獲得半數以上議席的支持,澳大利亞將重新舉行大選。
另一方面,“懸空議會”的結果意味著,無論是工黨還是反對黨聯盟組閣成功,未來的執政黨在下一屆議會中實質上仍是一個少數派政府,需要依靠無黨派議員或綠黨的支持才能運轉。也就是說,大政方針的通過、政府的運作,都要受制于少數幾個無黨派議員或綠黨的意愿。這對執政黨來說,是一件尷尬甚至痛苦的事情,對未來的國家管理和運作也將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