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在伊朗現行政治體制下,最高領袖不涉足日常政務,但對重要政治決定擁有否決權。重要內閣部長的任免須經最高領袖批準,通常只是走流程、走過場,拒絕辭呈情形先前極少發生。
媒體紛紛展開猜測,認為這一事件透露出內賈德和哈梅內伊圍繞著伊朗政府內部重要職位的控制權發生了分歧。哈梅內伊希望借此彰顯自己的“絕對權威”,他雖然支持內賈德政府,但也絕不允許包括內賈德在內的任何政治勢力獲得挑戰自己權威的能力。
事情發生后的10天里,內賈德沒有出席任何公眾活動和公職場合,外界由此嗅出伊朗這位強硬派總統似乎產生了某種“抵制情緒”。
法媒報道說,內賈德表現出不滿后,一些支持哈梅內伊的極保守派人士公開指責內賈德 “挑戰現有政治制度”,敦促他盡快“嚴守規則”。
***耍性格耽誤前程 內賈德將被邊緣化?
內賈德這些“叛逆”行為,自然也被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看在眼中。5月29日,哈梅內伊出現在國家電視臺畫面中,表示支持內賈德政府,但同時呼吁政府和議會保持團結,結束內部危機。還有消息稱,哈梅內伊希望內賈德政府工作到任期結束,也就是2013年。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哈梅內伊能就近期內賈德的一系列“動作”發表講話,說明內賈德陣營與保守派陣營之間的矛盾已渡過危險期,但兩者的政治交鋒在短時間內仍不可能徹底消除。
無論是在情報部長辭職一事上做抵制暗示,還是在最新表態中將分歧公開,人們似乎都看出內賈德試圖通過某些方式反抗哈梅內伊的“絕對權威”。正如美國《大西洋月刊》8日評論的那樣,內賈德與哈梅內伊之間的政治對抗正進入白熱化階段,從目前的情況看,權力正越來越向后者的手里集中。美國從事中東政治研究的學者邁赫迪更是斷言:“內賈德的政治生涯已經結束。他試圖挑戰最高政治權威,但最終擺脫不了被邊緣化的命運。”
(來源:中國日報網 陳璐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