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7日電應韓國總統李明博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于3月26日至27日出席在韓國首爾舉行的核安全峰會。根據與會各方達成的共識,中方近日向會議主辦方提交了《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進展報告》,介紹了自2010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以來,中國在核安全領域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進展。報告全文如下:
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進展報告
中國政府積極采取措施落實華盛頓核安全峰會成果,取得了重要進展。
一、增強國家核安全能力。中國政府加大核安全投入,完善核安全法規標準體系,提升核安全管理水平。對全國核設施的安全狀況進行了全面分析檢查,對在運行核電站安全系統的有效性進行了評估并提出升級建議。完成12冊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安全叢書》的翻譯工作,并在核安全工作中推廣應用。著力提升核安全人力資源建設,建立全方位的培訓計劃和多元化的培訓模式。2010年4月以來,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美國等合作,在華舉辦核安全培訓班、研討會近20次,培訓核安全從業人員500多名。
二、支持核安全國際公約和安理會決議。中國于2008年10月批準了《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修訂案,正在制定或完善配套法規體系,包括制定《核安全管理條例》。中國于2010年8月批準了《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中國一直嚴格履行聯合國安理會第1540號、第1887號等決議的義務。
三、推進核安全示范中心建設。2011年1月,中美簽署《關于建立核安全示范中心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目前,中心的設計方案已經完成,相關建設工作已經啟動。2011年11月,中國成立國家核安全技術中心,承擔示范中心的建設、運行及管理工作。國際原子能機構、加拿大等表達了參與示范中心建設的意愿,中國對此表示歡迎,正同有關方面進行磋商。中國將積極利用該示范中心向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提供核安全培訓。
四、改造高濃鈾研究堆。2010年9月,中美有關研究機構簽署協議,將合作對中國一座微型研究堆進行低濃化改造。目前,該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中國愿利用有關合作成果,幫助其他國家進行研究堆低濃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