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曲事實
游就館展覽中,看不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任何介紹。
對于1937年發生在南京的事情,游就館這樣介紹:“昭和12年12月,包圍南京的松井司令官向屬下部隊發布略圖,用紅筆標明外國權益和難民區,要求嚴正軍規,杜絕不法行為。中國軍隊敗退到下關,遭殲滅。市內,由于敗兵換上民間服裝,成為便衣隊,因此揭發他們。但是南京城內,一般市民的生活恢復了和平?!?/p>
如今,在南京,任何一名幸存者都會列舉親身經歷,駁斥這些謊言。當時身處南京的外籍人士也已以文字、照片和膠片記錄下了歷史事實。
展覽中提到當時日本軍歌《小麥與士兵》。這首歌與歌頌靖國神社的《九段之母》等軍歌,現在還能在日本卡拉OK廳歌單上看到。
述及武漢會戰,“中支派遣軍于昭和13年10月攻占武漢三鎮,但是與南京一樣,設立了殘留居民避難區,特別對歷史遺產、文化設施、大學、圖書館采取萬全之策加以保護?!?/p>
事實上,日軍大肆掠奪和破壞中國文化遺產。當年日軍沿路燒殺,甚至把武漢大學校園充作軍營。如今,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內還陳列著大量日軍在侵華期間掠奪的文物。隱瞞、倒置和歪曲,游就館的三大“法寶”,不僅適用于中日歷史,對其他亞洲鄰國亦然。游就館讓日本以“受害者”面目出現,被逼無奈參與戰爭;又以“救世主”面目出現,為了解放亞洲民族而入侵鄰國、掠奪資源。游就館所要強調的觀點是,大東亞戰爭是“自存自衛”的戰爭,是“解放戰爭”,所以日本軍國主義者“雖敗尤榮”。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柳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