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新階段軍隊后勤面臨的戰略任務
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的主要內容,就是適應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積極推進后勤保障理念、保障體制、保障方式、后勤管理和人才隊伍的全面進步和發展。這是建設信息化后勤、保障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階段性目標,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體系的完整性、很強的實踐性和歷史的繼承性,是新世紀新階段我軍后勤建設和發展的戰略性任務。
著眼未來一體化聯合作戰新要求,加快實現保障體制一體化,這是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的基礎和關鍵性任務。體制是后勤保障的基本結構,結構優化與否,直接決定著功能的強弱。隨著人類戰爭形態由機械化向信息化的演進,軍隊的組織體制正在發生著結構性變革。體系與體系的對抗,戰爭在多維空間全方位展開,使諸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成為現代戰爭的基本樣式,必然要求后勤保障體制與之相適應。我軍是從陸軍起家的,以陸軍為主導的垂直松散保障體制,很不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的需要,建立三軍聯勤體制,實現三軍聯合保障,成為后勤保障體制發展的必然趨勢。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周總理就提出要探索三軍聯勤之路,江澤民同志、胡主席都對建立聯勤體制、實現后勤保障一體化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并親自領導了聯勤改革實踐。目前聯勤體制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在所難免,但改革的前景十分廣闊。我們要認真貫徹胡主席關于“三軍后勤保障一體化的改革方向必須堅持”的重要指示,樹立信心,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知難而進,積極穩妥地推進保障體制改革,加快把將陸、海、空三軍分供的保障體制改造成三軍一體化的聯勤保障體制,實現組織機構三軍一體編成,保障力量三軍一體使用,保障渠道三軍一體對接。
著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發展,加快實現保障方式社會化,這是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的重要條件。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基礎,是軍隊后勤保障的強大依托。在當今世界新軍事變革大潮中,發達國家軍隊走精兵之路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資源,保障軍隊建設。實踐表明,市場經濟越發達的國家,軍隊的社會化保障程度就越高,軍隊后勤的實體規模就越小。我軍是人民軍隊,人民戰爭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后勤保障是依靠取之于民、就地籌措等方式逐步發展起來的,這是后勤社會化保障的雛形,也是我軍的優勢所在,必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發揚光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社會保障能力空前提高,為加快后勤保障社會化改革進程提供了充分的條件。積極推進保障方式社會化,是順應社會發展大勢、把握后勤建設規律之舉,是解決人力密集和數量規模型后勤弊端的良策,也是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內在要求。后勤保障社會化的實質,就是要把軍隊的非軍事職能轉隸地方管理,把社會能承擔的保障任務交給社會承擔,把利用市場機制能辦的事推向市場,努力建成“骨干在軍、主體在民”的現代后勤社會化保障模式,使軍隊后勤牢牢根植于國家經濟和社會強大體系之中,最大限度地實現軍隊和社會保障資源的統一籌劃、合理配置和集約使用。
著眼保障力增長方式的新變化,加快實現保障手段信息化,這是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的核心任務。保障手段是組織后勤保障的物質技術基礎,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是后勤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從發展看,傳統的保障力增長對人力、物力的規模依賴性大,是一種粗放型和外延式增長模式。隨著現代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里的廣泛應用,信息力越來越成為保障力增長的重要決定因素,提高后勤保障手段的信息化水平,已成為世界各國軍隊后勤發展的普遍選擇。伊拉克戰爭,既是美軍現代后勤保障理論的一次新檢驗,也是信息化保障手段的一次綜合展示。美軍后勤利用衛星定位系統,依托全球指揮信息網和戰術數據鏈,以及全資產可視系統、全球配送補給系統和全球勤務支援系統,把戰場上各種信息化保障手段綜合集成為巨型網絡。目前,我軍后勤保障手段還處于半機械化水平,信息技術含量低,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這是制約我軍現代后勤建設的“瓶頸”。沖破這一“瓶頸”,必須堅持以國家和軍隊信息基礎設施為依托,以系統綜合集成為主要標志,大力加強信息基礎平臺和網絡環境建設,綜合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逐步實現后勤保障裝備系統集成、后勤保障需求適時可知、后勤保障資源透明可視、后勤保障活動精確可控。
著眼現代管理革命新趨勢,加快實現后勤管理科學化,這是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的重要保證。胡主席指出:“世界新軍事變革,不僅是一場軍事技術和軍隊組織體制的革命,也是一場軍事管理的革命。科學高效的管理,對于降低軍隊建設成本、提高軍事系統運行效益、增強軍隊戰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后勤管理,以經驗管理、垂直管理、定性管理為基本特征,隨著現代管理理論和管理技術的發展,實行系統管理、量化管理和矩陣式管理,已成為科學管理的重要標志。后勤管理科學化,主要是指綜合利用現代管理技術手段和方法,從提高決策、反饋、調控的科學性入手,對后勤保障全過程進行的有效管理。其中以科學決策為核心,以制度標準化為重點,以管理理念現代化、管理體系集約化、管理制度規范化、管理方式綜合化為主要特征,是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提高后勤保障效益的重要途徑。當前,應重點在搞好宏觀管理機制建設和解決后勤保障標準化問題上下功夫,把健全標準、規范標準、執行標準作為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的系統工程,通過完善后勤管理機制,改進管理方式,轉變管理職能,提高各級機關的科學管理能力。
實現軍隊后勤建設與發展構想,必須著眼于系統整體的推進。處理好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的若干重大關系,是謀求后勤建設不斷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