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反傷美日關系
相較于小泉在內政上的成就,他在外交上的表現則爭議極大,毀譽參半。小泉任內積極經營同美國的關系,但同其在亞洲的鄰國,則因為教科書問題和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而關系日益惡化,美國的亞洲觀察家也紛紛質疑小泉在確保日本作為亞洲龍頭國家時,或許不如他在國內領軍來得得心應手。
“相較于小泉政府積極參與美國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極力推動日本和平憲法的修改,靖國神社問題已經成為小泉的‘政治負遺產’(negative
legacy),”沃格爾說。
格林則認為,“在外交政策上,小泉自上任起便積極加強同美國的同盟關系,美日關系也從不曾如此緊密,這個做法同他的前任完全不同。日本以往的首相往往在同美國交好的同時,也積極拉攏亞洲鄰國,而小泉上任后則改變了這一雙管齊下的外交‘公式’(formula)。”
格林認為,日本今天同中國和韓國等國的關系惡劣,主要原因并不是因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所致,而是日本政府缺乏明確的亞洲外交政策。
身為日本問題專家的格林雖然代表布什政府亞洲政策決策圈的主流意見,但是很多分析家認為靖國神社參拜問題已經成為綁人手腳的議題,讓小泉和其繼任人進退維谷。辰己由紀就說,她頗擔憂媒體過分強調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使得這個問題政治化,日本領導人無法做出符合現實的決定。
“其實,日本人民很多也不支持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決定,但另一方面,他們也認為小泉應該自動自發地停止參拜,而不是在他國的抗議壓力下駐足不前,”辰己由紀說。
即使是格林,也曾在今年5月間出席于東京舉行的一場研討會時說,靖國問題“已經消耗掉日本過去幾十年來所累積的國家聲譽(goodwill),使日本失去在亞洲的制高點和前進動力,甚至嚴重到傷害了美國的利益”。
針對以上的發言,格林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他并不認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傷害到美國的利益,“而是日本同亞洲國家有很深的歷史糾葛,日本政府必須提出一套具體的亞洲外交策略,詳細定出它同其他亞洲國家的交往方針。目前小泉政府對亞洲的整體戰略缺乏關注,這一點不僅傷害到日本在亞洲的利益,也同樣傷害到與日本關系緊密的美國在此地區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