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東京審判》的主創人員在首映儀式上集體亮相。
當日,影片《東京審判》首映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影片的主創人員出席了首映式。《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那段歷史。影片將于9月1日起在全國公映。
新華社記者王曄攝
日本右翼分子的對東京審判的種種謬論誤導了很多人,大多數日本人對東京審判都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
環球在線消息:中國正在上映的電影《東京審判》在觀眾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因為它再次告訴觀眾真實的歷史,再現了二戰結束以后那場嚴肅、正義、維護了國際法的尊嚴、為人類和平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的歷史性審判。然而,日本國內目前仍有許多人深受日本右翼觀點的影響,對東京審判至今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
日本右翼持全盤否定態度
長期以來日本右翼分子一直在為甲級戰犯翻案。他們寫了很多書為東條英機翻案,如《東條英機夫人回憶錄》、《不公正的東京審判》等。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出籠的一部名為《自尊——生命的瞬間》的電影更是全盤否定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宣揚“日本是為自衛、為解放亞洲殖民地而戰”云云,否認南京大屠殺,把殺人魔王東條英機描寫成為“日本民族甘愿犧牲自己的民族英雄”。
日本右翼分子全盤否定東京審判的謬論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國家責任”說,把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責完全說成是“國家責任”。這是用一種抽象肯定具體否定的手法,企圖為戰犯開脫罪責。
二、“事后立法”說,原侵華分子田中正明1986年發表文章稱,東京審判是“按國際法和習慣法中都沒有的‘破壞和平罪’及‘違反人道罪’等事后法進行的”,因而判決不公正。
三、“戰勝國審判”說,日本右翼認為“東京審判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審判,沒有中立國參加”,“戰犯罪名是戰勝國任意強加給東條等日本政治和戰爭領導人的”,故不合法。
四、“侵略定義未定”說,按照日本右翼的說法,“侵略定義可由各國自行解釋”,“大東亞戰爭是解放殖民地的戰爭,不是侵略戰爭”。
《東京審判》是反日宣傳!?
日本右翼的這些觀點經常見諸媒體,加上日本學校不怎么講授近代史,很多人沒有接受到客觀的歷史教育。也正因此,不少日本人無法正確看待東京審判。
今年5月3日是東京審判60周年,《朝日新聞》在5月2日發表一項民意調查表明,有70%的日本人不知道東京審判的內容,其中,20歲至30歲的年輕人有90%的人不了解東京審判。《每日新聞》6月25日發表的民意調查表明,61%認為日本接受東京審判是“不得已”,8%的人認為不公正,13%的人認為不公正。
日本媒體對東京審判的態度分為截然相反的兩種,一是基本接受東京審判,一是全否定東京審判。否定東京審判的媒體以《產經新聞》為代表。《產經新聞》認為中國目前正在上映的《東京審判》只不過是中國的一種反日宣傳。但是,即使接受東京審判的日本媒體也提出各種各樣的質疑,認為甲級戰犯的標準太隨意,沒有審判美國的戰爭犯罪,審判方國家有些也是侵略國家等。
應該走進影院接受教育
日本政壇上,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安倍晉三對東京審判基本持否定態度,他認為根據國內法甲級戰犯不是罪犯。另一位候選人谷垣禎一則表示,“東京審判雖然存在根據事后法裁決的問題,但作為結束以前戰爭的進程,我們已經接受,現在全部否定是錯誤的。”
在日本,能夠正確認識歷史的左翼人士對東京審判的態度較為客觀,日本共產黨的網頁上這么寫道:“東京審判是從人道與和平的觀點出發對日本的侵略戰爭給予了明確的國際審判,表明世界政治決不允許再出現如此行為,和審判納粹德國發動侵略戰爭和大屠殺的紐倫堡審判一樣,對二戰后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日本左翼人士還認為東京審判還不夠徹底,沒有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沒有追日本殖民統治的責任。
然而總的來看,對東京審判能有正確認識的日本人呈越來越少的趨勢。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對領導人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采取容忍的態度。此間國際觀察人士指出,日本人應該好好看一看中國目前正在上映的《東京審判》,應該有助于他們了解歷史的真實及明白東京審判的意義。(駐東京記者/何德功)
鏈接
東京審判: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主要戰犯進行審判。這次審判在東京進行,又稱“東京審判”。審判歷時2年多,開庭818次,判決書長達1213頁,對28名甲級戰犯進行了審判,東條英機等7人被判處絞刑。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編輯:王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