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只差輕輕一躍,中國的外匯儲備就將突破萬億美元大關。也許,到今天,這一數字已被突破,只是還沒公布。
央行不久前公布的數字顯示,外匯儲備9月底已達9879億美元,距1萬億美元僅差121億。按照前9個月平均每月增長187.7億美元的速度,我國外匯儲備在10月底、11月初,即可增至1萬億美元。
照季度發布數據的慣例,央行下次披露外匯儲備數額的時間,是2007年1月。由此,截至到目前,最新數據尚不可知,但外匯儲備跨過萬億“門檻”已無任何懸念。
然而,錢多了是否就一定好呢?凡事都有兩面,代表一國對外支付能力的外匯儲備也同樣帶來一些棘手問題。
儲備是否多了?
今年2月,我國外匯儲備達到85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35個億,成為外儲第一大國時,關于儲備量是否超額的爭論就開始不絕于耳!翱隙ㄊ嵌嗔耍辽俑叱隽30%-40%!北贝笾袊洕芯恐行牟┦亢笱芯繂T趙曉直截了當地說。他認為,我國的外匯儲備已遠超過最優外匯儲備量,按照他的算法,最優外匯儲備量應在4000億-5000億美元。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趙錫軍教授則把這個數字定得更少。他認為,參照國際基本評價標準,一國外匯儲備至少要達到三個月的平均進口額,再加上進出口等各方面因素,我國的外匯儲備量在3500億美元就已足夠了。這么一來,對比現在的近萬億美元,已足足富余一大半,形成了超額外匯儲備。
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裴長洪認為,儲備規模應當多少才合理,不能照搬國外教條,而應綜合考慮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和需要。目前9000多億美元的儲備規模并未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不必大驚小怪”。
錢多了會燙手?
“一個家庭需要存放一點零花錢,以備不時之需;一個企業需要存放一點現金,以備不時之需;一個國家需要儲備一點外匯,以備不時之需。外匯儲備就是國家的零花錢。這個零花錢多了浪費,少了不行,得適度!币晃唤洕鷮W者形象地指出。
照此說來,外匯儲備充足是好事,但過多也會變成一把雙刃劍。
懂一點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外匯儲備是一國財富的積累和綜合國力提高的表現。1萬億美元巨額儲備,意味著我國有著充裕的國際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顯了我國足以影響世界的經濟實力。自2005年7月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中國在外匯管理方面的任何動作,都會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有大的反響。“保持足夠規模的外匯儲備對我們這樣一個走向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大國是必要的!迸衢L洪認為,手中有外匯,抵御市場風險和價格風險的底氣就足,而我國外債規模和外商投資利潤匯出規模都需要有外匯儲備做支撐,支持國內企業到海外投資發展也需要外匯,“用錢的地方可謂多著了”。不過,他也坦言,外匯儲備的增加不是愈多愈好,“凡事都要有個度”。如果外匯儲備構成不合理或者增長超過適度區間,就不可避免地降低資源使用率,甚至給經濟發展帶來不小的挑戰。
比如,隨著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外匯占款不斷增加,使貨幣政策難以保持較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在相當程度上陷入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與抑制貨幣供給增長難以兼顧的兩難境地,進而影響宏觀調控的有效性,造成通貨膨脹、勞動生產成本上升等影響;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還會引起國際上對中國貿易狀況和人民幣幣值的高度關注,容易誘發爭端,甚至為一些國家提供壓制中國貿易的口實,造成更多貿易摩擦,引發反傾銷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已在近段時間的貿易往來中得到體現。
關鍵是怎么花
錢多了,關鍵要看怎么花。
對于國內巨額外匯儲備運作的微詞一直都有存在:幣種結構單一導致儲備縮水、管理落后、運作效率低、收益不高等。不少經濟學家指出,是該加強運作的時候了。
有專家建言,應利用外匯儲備建立戰略資源儲備、推進國企技術改造、國有金融機構改革,甚至是填充社會保障資金的巨大缺口、增加對外投資等。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指出,用外匯儲備向國有銀行注資是特例,不可復制,否則可能引發較嚴重的道德風險。他認為,對外匯儲備進行多元化管理才是最好的方式。
也有專家建議,利用一部分外匯儲備成立一個大型國家投資公司在海內外進行投資。如借鑒新加坡模式,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負責對海外投資,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則主要對新加坡企業進行投資。這樣,有了一個暢通的對外投資渠道,讓國內企業和個人愿意持有外匯并向外投資,相信會在很大程度上帶來緩解。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外匯管理部門對此問題已高度重視,并已明確表示出政策取向,要降低外匯儲備增速,有效利用外匯資源,改進外匯管理。(記者 劉薇)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王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