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新聞周刊》19日刊發文章認為,穿梭于世界各大都市的商界精英是推高全球大城市房價的原因之一;而如果重新實施貿易壁壘和貨幣控制無疑將放慢全球增長,并最終打擊住宅市場。這篇題為《全球城市房地產繁榮》的文章,要點如下:
12年來的大部分時間里,錫德里克·卡納斯一直拿著可觀的薪水在海外生活。這位33歲的西班牙銀行高級職員在波士頓和倫敦都待過,但紐約才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第一次來曼哈頓是1997年。2005年底,因為要調到馬德里工作,卡納斯賣掉在炮臺公園的一居室。但是,今年冬天,他又調回紐約,并且最近在曼哈頓中城花130萬美元買了一套兩居室。但是,這一回,卡納斯打算留著這套在紐約的房子,無論今后去哪里。“紐約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城市之一,人們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這位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說,“以后某個時候,我很可能也會回到紐約”。
“超級”買家
卡納斯是收入可觀、穿梭于世界各大都市的商界精英中的典型。正是他們把這些城市的房價推到高不可攀的地步。從舊金山、西雅圖、莫斯科到上海,黃金地段的房價都不斷上升,即使某些市場的全國平均數字因為人們擔心全球經濟蕭條和房地產泡沫而持續下降。這些大都市的勝利完全推翻了傳統常識。在很長時間里,包括耶魯大學羅伯特·席勒在內的專家都預言,炒得最厲害的這些城市很可能跌得最厲害,也最快。全國和地方房地產趨勢的脫節(這二者原本聯系緊密)反映了“超級”房地產買家自身的生活。據全球房地產調查公司仲量聯行說,這些人約有一半生活在海外。全球化使錢——未必是人——在世界各地更為自由地流動,卡納斯和他的同行卻是例外。他們乘著國際資本的氣墊漂來漂去,基本不受地區問題的侵擾,而且財源滾滾。
現在,他們甚至愈發富有。銀行職員和交易員連續第二年拿到大筆獎金,使倫敦南肯辛頓和紐約上西區這些令人垂涎三尺的地段再度炙手可熱。就連這些金融中心之外的地區,10年的牛市也使超級富人的隊伍明顯壯大,以至于眼下出現購房一族,他們在巴黎和布宜諾斯艾利斯“收藏”臨時公寓,就像富人收藏汽車或美酒一樣。熱門城市對豪華住宅的需求超過現有供給,價格自然貴得嚇人。這在豪華地段尤其明顯,那里的增長率往往是整個城市平均水平的兩三倍。仲量聯行住宅調查部負責人休·福克斯利說:“這里存在一個有趣的矛盾:這些買主不會守在某個地方,而在全球各地飛來飛去,但他們的購房范圍大概只有100條街道。”
自然,商業中心的需求最高。穿行于世界各大都市的商界精英希望在工作的地方優雅地生活。在上海這樣的城市,銀行和保險等高檔服務業非常集中的地區房價也直線上升,達到政治中心、首都北京的三倍。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印度。商業中心孟買黃金地段的房價在2006年猛漲90%;新德里同期的增長率盡管驚人,但也只有60%。這些數字突出顯示收入最高的服務業職員對房地產價格產生的不平衡作用。城市房地產市場成為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曾經說到的“價值巨大的奢侈品”。
歷史教訓
一套150萬美元的兩居室到底價值幾何,這仍然可以爭論,但推動房價上漲的宏觀經濟因素卻毋庸置疑。世界各地的利率雖然都開始緩慢上升,但仍然在5%至6%的歷史最低水平附近徘徊。這一因素,再加上世界許多地區增長強勁,房地產大跌不太可能。設在馬薩諸塞州的經濟預測和咨詢公司全球財經研究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納里曼·貝拉韋什指出:“在低通脹、低利率環境下,按照歷史標準衡量,房地產崩潰不會太劇烈。只要利率保持低水平,住宅價格就會恢復,然后再次加速上漲。”
當然,并非所有大城市的房價都在上升。香港住宅市場確實出現大跌:房價2005年第三季度猛漲20%以上,但在去年同期卻下跌2.6%。在澳大利亞,悉尼房價的上升就落在全國平均水平之后。以上兩種情況都要歸結為利率上升。
什么可能把高檔房地產市場整個拉垮?當然,全球經濟持續蕭條會引起房價跳水,無論是在多么高檔的社區。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首席經濟學家米蘭·卡特里說:“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房地產價格下跌幾乎總可以歸因為政策錯誤。”看看上世紀90年代。當時,東京的決策者沒能快速降低利率抑制經濟急劇滑坡。大批房主不能按期償還房貸,銀行也停止發放新的貸款。英國在同一時期經歷了類似的災難:利率的急速上升(不到一年翻了一倍)導致房價大跌。
很多專家說,央行高管從那以后變得聰明多了。對于全球經濟以及自身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他們的認識也全面多了。他們經歷了許多東西,能夠避免作出這種糟糕的決策。超級城市樓市繁榮的更大威脅可能來自全球化——而起初正是全球化拉動房價上漲。隨著各地中產階級越來越擔心自己地位下滑,保護主義論調和對自由貿易及自由化的對抗情緒一直在醞釀,不僅在歐洲和一般的發展中國家,而且在美國——國會的民主黨領袖可能拒絕批準最近與哥倫比亞和秘魯談判的自由貿易協定以減少便宜商品的大量涌入。
重新實施貿易壁壘和貨幣控制無疑將放慢全球增長,并最終打擊住宅市場。這種情況曾經發生過:20世紀20年代,保護主義政策中止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繁榮,并引發了經濟大蕭條。當時,世界最大的一些城市也出現房價下跌。如果世界的“權力經紀人”們找不到辦法確保自身繁榮更快地產生“滴流效應”,他們自己的房產最終或許也會受影響。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