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黎明,中國日報網站特約評論員,現任中國聯合國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曾任中國駐伊朗、阿聯酋和荷蘭大使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今年六月,中東風云詭譎。
在國際油價節節攀升的背景下,索拉納率5+1代表團訪問伊朗,試圖重啟伊朗核問題的和平談判。伊朗方面表示絕不放棄加工濃縮鈾的權利。6月23日,歐盟作出決議對伊朗實施進一步制裁。6月19日,在埃及的斡旋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為期六個月停火協議生效。此前,以色列與敘利亞進行了秘密談判。
6月20日,美國《紐約時報》援引五角大樓透露的消息報道,以色列于本月初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演習在地中海東部與希臘海域上空舉行,有超過100架以色列F-16和F-15戰斗機參與。美國官員稱,加油機飛行距離超過了1440公里,這相當于以色列距伊朗納坦茲鈾濃縮工廠的距離。
此次演習的重點在于遠程攻擊能力。據一名獲悉此次軍演詳情的五角大樓官員說,以色列展開此次軍事演習主要有兩個目標,首先是要練習飛行策略、空中加油以及發射遠程傳統導彈,這些都是可能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時所需的行動;第二個目的就是要借此傳達清楚的信號,即如果其他讓伊朗放棄生產濃縮鈾的途徑都宣告失敗,以色列將準備向伊朗采取軍事行動。
戰爭與和平的信號幾乎同時從中東發出,著實令人困惑。以色列一方面向敘利亞伸出橄欖枝,與它拒不承認的哈馬斯實行停火;另一方面,又做針對伊朗的軍事演習。前者是為了對伊朗釜底抽薪,后者是威懾伊朗。從表面上分析,似乎以色列的意圖是緩和周邊,集中力量對付東線的伊朗。且看美國是如何向媒體宣傳的。五角大樓高級官員稱:“以色列想讓我們知道,讓歐洲人知道,讓伊朗人知道。他們想發出信息。”既然如此,為什么以色列做了自己不說,卻要美國替它宣傳呢?
以色列《新消息報》軍事記者亞歷克斯·菲什曼為此做了最好的注解。他說,以色列的一次軍事演習消息由美國軍方“泄露”出來,表明美國希望借此向伊朗施加更大壓力。 菲什曼說,“伊朗政權拒絕歐盟代表有關停止核計劃的激勵方案后,美國人選擇通過以色列空軍施加更大壓力”。
一連串事件的背后恐怕還是美國因素在起作用,表明執政時間只剩下七個月的布什政府的核心關切還是伊朗,美國不能容忍一個擁有中東1/3石油資源的、反美的伊朗日益坐大。伊朗問題不解決,迄今還主導著白宮的新保守派如芒在背、如骨哽喉。他們也深知,在中東地區伊朗問題若不乘現在機會解決,日后恐沒有一屆總統有了斷伊朗問題的決心。盡管美國國務院一再聲稱,解決伊朗核問題外交手段是首選。然而,布什政府始終未放棄戰爭的選擇。以色列軍演既是威懾,也是實戰訓練。這表明,今年下半年,正當美國大選如火如荼地進行時,中東地區不會平靜。愛好和平的人們當警覺之。
(作者:華黎明 中國日報網站特約評論員,現任中國聯合國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曾任中國駐伊朗、阿聯酋和荷蘭大使 編輯:王建芬)